年內基金經理頻繁流動,或將不利于資產管理的連貫性與穩定性

基金公司熱火朝天地開展一年一度校園招聘,以期實現“吐故納新”的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行業內基金經理這一崗位的變動也較為頻繁。9月29日,11家公募旗下共計14位基金經理的任職情況發生變更。值得一提的是,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年內已有125家基金管理人新聘基金經理475人,同時也有108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經理離任246人,均較去年同期增長。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經理頻繁流動的背后,可能與基金公司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理念以及薪酬待遇等因素有關,這也可能不利于基金資產管理的連貫與穩定

期,將新一年校園招聘提上日程大舉納新的基金公司,旗下產品“舵手”的變更同樣有些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僅9月29日,就有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11家公募發布旗下產品的14位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其中,3人因個人原因離任,4人因內部調整原因離任,7人為基金產品的新任基金經理。

具體來看,工銀聚豐混合新增陳丹琳為基金經理,與景曉達共同管理該只產品;匯安信利債券新增楊坤河為基金經理,與仇秉則共同履職;華夏滬深300指數增強由袁英杰與宋洋共同管理;國泰中證全指軟件ETF則新增苗夢羽與梁杏共同管理。

另一方面,部分產品因原基金經理離任而新增基金經理。其中,嘉實養老2030混合(FOF)等3只產品的原基金經理鄭科因業務調整原因離任,并新增曹越奇為上述產品的新任基金經理;匯添富滬港深新價值股票基金經理楊威風也因公司內部工作調整離任,黃耀鋒成為該產品的新任基金經理;大摩強收益債券等4只產品的原基金經理張雪則因個人原因離任,并新增施同亮為新任基金經理。

此外,部分由多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產品也出現個別基金經理離任的情況。如易方達匯智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的基金經理楊培鴻,以及國融融興靈活配置混合、國融融泰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經理梁國桓均因個人原因離任;而蜂巢添元純債的基金經理李海濤、中信建投醫藥健康的基金經理欒江偉則分別因內部調整、公司業務安排等原因離任。

除上述提及的基金經理外,整體來看,年內已有不少基金經理的職位發生變動。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年內已有125家基金管理人新聘基金經理475人,同時也有108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經理離任246人。而去年同期,業內僅新增基金經理363人,離任198人。根據上述數據可以計算,年內新聘的基金經理同比增30.85%,離任人次同比增24.24%。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數據還顯示,截至9月29日,共有嘉實基金、廣發基金、鵬華基金等7家公募年內新聘基金經理數超過10人。其中,嘉實基金以年內新聘16位基金經理暫居榜首。而年初至今,也有多家公司旗下基金經理離任情況明顯,如新華基金、北信瑞豐基金、國投瑞銀基金等。

對于年內基金經理流動頻繁的原因,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可能與基金公司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理念以及薪酬待遇等因素有關,基金公司缺乏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也會加快人才流失,基金行業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爭奪戰,也會影響未來基金業績表現的好壞。而基金經理頻繁變動,尤其是長期業績突出的基金經理離任,從基金管理的角度來看,并不利于基金資產管理的連貫與穩定,同時也可能會加快人才流動。

那么,基金經理頻繁變動的同時,新聘的基金經理多來自哪些機構?離任后的去向又有哪些?某大型公募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新聘的基金經理一般都來自同行,離任有去往同業機構的,也有去向保險資管等機構的。另外,據Wind數據顯示,還有部分基金經理離任后去往私募機構或券商機構。

針對業內基金經理流動頻繁的現狀,郭施亮建議道,“留住人才需要擁有良好的企業氛圍與管理環境,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也是非常關鍵的。同時,建立起高效的業績考核機制,提升薪酬待遇與股權期權分配機制有利于更好地留住人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產經快報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相關內容

你可能會喜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