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滾動>正文

山西省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舉行,打造“婦字號”品牌

來源:中國婦女報   發布時間: 2021-09-18 10:26:32

一幅幅設計精巧的剪紙、刺繡作品美不勝收,一件件造型獨特的飾品、掛件讓人眼前一亮……不久前,在大同中國雕塑博物館舉辦的山西省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暨“三晉巧姐”好品展上,展出的“婦字號”精品讓參觀者流連忘返。

“這次大賽是全省‘婦字號’的一個擂臺賽,既讓我們看到了其他地市姐妹們的優秀作品,也讓我們有了一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作為大賽的東道主,山西省大同市婦聯主席張麗珍在賽后這樣總結。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年來,大同市各級婦聯組織以實施“創業創新巾幗行動”為抓手,創新方式、豐富載體、拓寬渠道,架起婦女與政策、與資金、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努力為婦女敢創新、能創業、創成業提供更有效、更精準的服務,真正做到了“‘娘家人’搭好臺,‘婦字號’唱大戲”。

著力打造“婦字號”品牌

“沒有婦聯‘娘家人’,就沒有今天的‘巧娘宮’。” “巧娘宮”創始人劉金萍每次向來訪者介紹合作社發展歷程的時候,總會說起“娘家人”的幫扶。位于大同廣靈縣的 “巧娘宮”,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巧娘宮”以杞柳、玉米皮、蒲草等原生態環保材料為原料,制作成獨具地方特色、散發濃郁鄉土氣息的家居、工藝產品,遠銷海內外。

目前“巧娘宮”依托扶貧工業園區,在全縣9個鄉鎮的30余家扶貧車間建立了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以“企業+基地+扶貧車間為網點、千家萬戶為加工車間”的產業化格局,已帶動3000余名貧困婦女實現就就業,人均年增收1.8萬元左右。

楊雪飛是省級非遺“大同結藝”的傳人,兒時的耳濡目染讓她從小就喜歡上了這個很少有人學的技藝。楊雪飛將千年布藝文化和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創新發展出“大同結藝”、盤扣系列、養生耳枕等純手工作品600多個品種,并成立了云州區鄉村婦女火山原創生態旅游專業合作社、新和飛天職業培訓學校、大同服飾文化歷史博物館等,為上千名農村及社區失業婦女提供免費培訓,其中百余名婦女加入了飛天創意的生產團隊。

“斑斕虎”是大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技藝,創立已有14年,研發了10類500多款產品。先后在城區、新榮區、陽高縣、渾源縣等地開設婦女培訓課程,為300多名婦女傳授布藝、刺繡、編結技能,人均月收入達到600~1500元左右。由于布老虎制作簡單、上手快,當地婦聯希望下一步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大同最有特色的非遺手工藝伴手禮。

作為大同市各級婦聯一直幫扶的項目,“巧娘宮”“飛天結藝”“斑斕虎”等品牌發展已初具規模,成了當地人耳熟能詳的“婦字號”品牌。大同市婦聯在培訓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每年撥出專項經費持續支持她們做大做強。以產業扶貧為重點,以項目推動為支撐,以貧困地區婦女就業為抓手,大同市各級婦聯在大力發展炕頭經濟和特色手工產業的同時,夯實了婦女發展的產業基礎,也創出了“廣靈巧娘”“飛天結藝”等一批響當當的“婦字號”手工品牌。

“天鎮保姆”是大同市婦聯著力打造的一個勞務輸出“婦字號”品牌。從2013年創建以來,已累計舉辦育嬰員、養老護理等初、中級家政服務技能培訓班237期,培訓天鎮縣及周邊縣區婦女3萬多人次,有8900多名保姆走出大山,走進北京、天津、太原等大中型城市從事家政服務業,人均年收入4萬元以上,帶動4000多個家庭2萬人實現穩定增收、精準脫貧,成功打造了“天鎮保姆”這塊“婦字號”金字招牌。

搭建“婦字號”創業孵化

2020年,為了更好地為婦女創業就業服務,大同市婦聯將原有的婦女兒童教育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升級改造完成的婦兒教育中心,坐落在大同古城西側,集婦女手工展示、體驗,家政服務、技能培訓、消費扶貧、電商直播等于一體的多功能服務中心。

“升級改造后首批入駐中心的‘婦字號’品牌就有20個。”據大同市婦聯主席張麗珍介紹,作為全市“婦字號”創業孵化服務臺,大同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目前已經成功孵化出了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婦女組織和婦女小微企業。

高一波是大同市天鎮縣的一名女大學生,喜歡刺繡的她把傳統刺繡元素應用到服裝、箱包、居家布藝等方面,將老手藝新概念完美結合,設計出很多被大眾喜愛的作品。在大同市婦聯的幫助下,高一波的“卡卡手創工作室”入駐大同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

“婦聯‘娘家人’不僅把創業項目扶上馬,還送一程。”如今高一波的“卡卡手創工作室”,不僅吸納了一批精通傳統技藝的女能工巧匠,建立了一支優秀的婦女團隊,在婦聯的協調幫助下,工作室還帶領萬家樂移民新區300多名貧困婦女居家實現了靈活就業。

在大同市婦女兒童教育中心一層,有一家“木蘭愛心超市”,這家超市集中展示和銷售以木蘭文化、北魏文化為內涵的木蘭醋、絲巾、云岡文創產品等。企業從每一筆營業收入中提取一元錢,將款項注入“木蘭雙創基金”中,以“資本循環”的方式幫扶婦女創業就業。

這正是大同市婦聯與山西省婦基會聯合啟動的“幸福啟航·木蘭雙創”公益項目的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更大力度支持婦女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宣傳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和幫扶婦女創業創新。”張麗珍表示,項目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已募集62萬元。

“教育中心就好比一個展示臺,一方面讓更多有就業意向的婦女或市場深度了解項目發展情況,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特色項目主動聯系或積極靠攏,這是一個不斷吸納、推廣、磨合、篩選、優化的過程,最終形成良的互動和發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