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海市發布《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到 2025 年,上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明顯增強,努力成為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科技創新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為 2030 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奠定堅實基礎,為提升上海“五個中心”能級和城市核心競爭力提供重要支撐。
原始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在前沿優勢領域加快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在若干重要基礎研究領域爭取成為世界領跑者,加速形成科學發現新高地。到 2025 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 4.5%左右,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比例達到 12%左右。
技術創新能級明顯提升
重大技術創新持續涌現,攻克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能力顯著提升,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和優勢領域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加快邁向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到 2025 年,全市 PCT 專利年度申請量達到 5000件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 30 件左右。
產業發展動力持續增強
高附加值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持續顯現,創新型經濟發展活躍,涌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到 2025 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 2.6 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到 2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占 GDP 比重達到 6%左右。
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
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創新生態持續優化,高端創新資源規模性集聚,創新空間布局更趨合理,創新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到 2025 年,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到560 家左右,公民科學素質水平保持全國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