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體經濟與中國金融在全球的影響力是極不相稱的,這大幅增加了貿易貨幣錯配的匯率波動風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王晉斌10月27日在參與中宏論壇在線研討時如是指出。
目前,全球央行人民幣互換規模已突破3.5萬億元,但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占比剛超出2%。中國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得到了進一步的夯實和提升。從全球占比看,中國制造業增加值的全球占比為28%。而來自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金融服務出口在全球金融服務出口的占比在2010-2016年的均值不足1.5%。由此可見,中國金融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遠不及中國制造對世界的影響力。
“要逐步平衡中國實體經濟和中國金融在全球的影響力,就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王晉斌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大幅減少跨境貿易、跨境投資活動中貨幣錯配帶來的匯率風險。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全球貨幣治理體系的變革。
王晉斌具體闡釋道,貿易賬戶下人民幣計價交易占比的提升可以有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貿易方面,中國在需求側已具備了一定的人民幣定價權。鐵礦石等大宗商品貿易以人民幣計價、人民幣原油期貨等都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伴隨制造業全球影響力的提升,借助技術創新以及特殊稟賦,中國可向世界提供更多獨有商品。在此背景下,海外市場會更多以人民幣購買中國產品。
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賬戶的自由化能促使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在華投資實體經濟。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于6月份發布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在這一輪金融全球化過程中,以FDI(外商直接投資)或ODI(境外直接投資)形式的跨境投資收益率顯著高于全球GDP增長率,跨境投資仍然是跨國公司愿意采取的一種投資方式。同時,在華FDI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率,這也是中國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的根本原因。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讓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提高人民幣使用意愿,需要提供優質的金融產品以及合意的實體經濟收益率。中國金融市場能夠提供的優質金融產品越多,境外投資者就會更傾向于使用人民幣作為投資幣種投資中國金融市場,進而可更充分地發揮人民幣使用規避貨幣錯配匯率風險的優勢。由此,人民幣升值會帶來國內資產價值的相對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增強,也會受到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
從全球范圍看,對沖疫情沖擊的全球宏觀政策形成了全球貨幣的超級寬松期。世界經濟正迎來貨幣資產化的大時代。王晉斌強調,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人民幣的資產化和國際化進程會加快。通過深圳試點資本賬戶自由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更為市場化,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機構入駐深圳,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并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平臺形成一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金融新體制樣板,可以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湯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