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新發展格局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然而許多企業過去對這方面的認識較為片面,簡單地以為從線下搬到線上、云上就是實現了數字化轉型。殊不知,發展數字經濟,企業遠非簡單“上云”這一步,更重要的是構建全新的數字化產業生態。
近日,省委書記袁家軍在寧波調研時強調,以數字化改革構建全新產業生態,推動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這無疑為企業“上云”之后如何進一步推進數字化改革,提供了啟迪和思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這正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抓手。“三全”不僅需要銷售端的改變,更需要將數字化滲透到生產、流通、分配諸多環節,尋覓更大范圍、更寬領域的全面鏈接。
全要素,要打通各關鍵環節。雅戈爾掌門人李如成曾說:“今后無論你在哪里,只要告訴我們你的需求,我們馬上就會根據你的尺寸做好衣服,并快速送到你所在的地方。”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數字化如何深度融入服裝生產、銷售的全過程。雅戈爾如今的智能車間將這一美好的暢想變成了現實,從生產到配送再到數據采集、智能分析,一套定制西服的生產周期從15天縮短到2天,產能同比提高25%。這正是數字化的神奇之處,它不僅影響著企業的銷售模式,更影響著生產、分銷、物流等多個環節,實現客戶精準定位、定制周期縮短、庫存成本壓縮。用好這一武器,即使傳統產業也能找到御寒的“新戰袍”,甚至捕捉到全新增長點。
全產業鏈,要聯動上下游。“塑造利益共同體”,就被李書福當作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關鍵理念。在用智能改變制造的奮斗路上,吉利不僅革新著自己,也推動著產業鏈上下游的蛻變。為破解產業鏈上下游各品牌間信息、數據無法共享的難題,吉利專門開發出覆蓋上下游采購業務的GPOS智能體系,并將產業鏈上其他各品牌的業務流程和IT系統作為集團信息工程建設的一部分。推進數字化改革,企業無法“各人自掃門前雪”。只有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攜手、相互促進,才能共同求變、共同進步,最終釋放出“1+1>2”的協同效應。
全價值鏈,要深挖增量和潛力。數字化改革教會我們一種變革的思維,讓價值鏈重新被審視。比如,過去的博物館大多依賴“門票經濟”,但數字賦能挖掘出了博物館的新價值。“云上博物館”“文創經濟”等新增長點風生水起。《每日故宮》APP深受用戶喜愛,下載量達到300萬次,這一數字超過了許多實體博物館開館以來人流量的總數。盛夏未至,各大博物館相繼開發的文創冰激凌就已火遍全網。這些新的增長點正是一條條鮮活的“魚”,攪動著價值鏈上的一池春水。于企業而言,重要的正是在這場數字化改革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增強對消費者需求的感知、分析和判斷能力,進而在價值鏈上挖掘更多增長點、開發出更大價值。(江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