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近期,德慶鴛鴦桂味荔枝迎來豐收季節,走進官圩鎮五福村,只見山野間披紅點翠,一顆顆鮮紅的荔枝掛滿枝頭,亟待有緣人將它購買回家。
與此同時,一份《肇慶市實施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由肇慶市農業農村局發布,里面有關于荔枝產業的深度謀劃:打好荔枝產業牌、市場牌、科技牌和文化牌,讓荔枝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
稟賦
已有百年種植歷史 氣候正宜種植
荔枝是肇慶一大特色水果,目前全市種植總面積有2萬多畝,主要集中分布在德慶縣、高要區,其中德慶全縣均有種植,主產地又集中在當地官圩鎮、馬圩鎮一帶,品種方面則以德慶鴛鴦桂味荔枝為特色。該品種荔枝因其獨特的果型,清甜爽口的味道而馳名省內外。
據介紹,德慶種植荔枝歷史已超過百年,當地一直流傳著名醫治病救人后獲贈荔枝樹的故事。
據傳,一百多年前,官圩鎮謝村出了個名中醫,叫謝蘭修。經友人介紹,他為增城一個富人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背痛。那個富人十分感激名醫,于是將家中特有的,從來不肯輕易給人的荔枝果苗送了兩株給謝蘭修帶回家栽培。就這樣,源于嶺南荔枝著名產地增城的優質果苗,被移種到幾百里之外的官圩謝村,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讓荔枝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同時,又孕育出自己的特色,成了今天的鴛鴦桂味荔枝。
如今的謝村依然保留了30多棵百年古荔枝樹,現已經成為當地的活招牌,更是當地種植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見證。
經數代人選育優化,鴛鴦桂味荔枝皮薄而堅韌,耐貯藏,當果實成熟時,果皮顆粒中有條明顯的分界線,顏色紅中帶綠,肉質晶瑩透亮,不流汁,味道清甜可口,焦核率高,帶有桂花香味,且大部分的果實上都附有一個小果實,形成一大一小的鴛鴦果,也因此得其名。
鴛鴦桂味荔枝1992年便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良產品獎”,1999獲首屆廣東青年“三高”農業博覽會優秀產品獎,2017年獲得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2019年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2020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在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介紹中,這樣描述環境帶給德慶鴛鴦桂味荔枝的優勢:德慶縣位于廣東省的中西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光熱充足,霜期很短。縣內低山丘陵居多,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獨特土質和氣候造就了荔枝獨特的口感和品質。
發展
舉辦荔枝文化節提升品牌價值
2個會場,5個直播間,逛果園“摘”荔枝。6月19日,2021年肇慶德慶·官圩荔枝節在線上啟動,當天近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共吸引近10萬人次觀看,收到線上訂單8050單,推動線上線下銷售額達165萬元。
這個數據讓官圩鎮不少種植荔枝的農戶很驚喜。
“荔枝去年能賣到20多元一斤,今年沒有那么高,批發價在6—8元一斤左右。”德慶官圩五福村黨支部書記張永佳說,受到疫情影響,大家有些擔心今年的銷售情況。
線上直播帶給農戶銷售的信心。當天,5個直播間同時聯播,德慶官圩的本地農民、村干部等化身主播,現摘現吃,詳細介紹德慶·官圩鴛鴦桂味荔枝的生長環境、歷史文化、產品質量等,帶觀眾近距離感受荔枝魅力,并現場體驗數字農業帶來的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安全、綠色、原生態,帶動觀眾在直播間購買,幫助果農拓展銷路,實現聯農帶農富農。
官圩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次線上荔枝節,不僅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到德慶鴛鴦桂味荔枝的味道,還打通了德慶鴛鴦桂味荔枝的銷路,助農增收致富,更進一步打響了德慶鴛鴦桂味荔枝這個名優品牌。
實際上,官圩鎮自2018年起就每年舉辦荔枝文化節,在數據上可以看到辦節日興品牌帶來的甜頭,在去年的德慶·官圩(第三屆)農商荔枝文化節上,簽訂了25萬公斤的荔枝購銷合同,為官圩農戶帶來600萬元的金額收益。
據官圩鎮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官圩鎮正以銷促產,推動當地荔枝產業結構和產量的提升。“要讓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升它的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近年來,官圩鎮通過龍頭企業引領帶動,引導鎮域農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合伙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盟,帶動農戶共同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組織化,讓分散的農戶對接現代農業,有效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官圩鎮荔枝面積達近萬畝,其中掛果面積約7600多畝,產量約2000萬斤,產值近億元。
謀劃
力爭3年內效益提高30%以上
盡管肇慶的荔枝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相較于其他荔枝主產地而言,在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發展過程中,肇慶荔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日,肇慶市農業農村局發布《肇慶市實施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對荔枝產業發展進行統一規劃。
根據《三年行動方案》,肇慶下一步將通過調優荔枝生產結構、加強高標準果園建設、壯大荔枝產業經營主體、加快優良品種培育引進及栽培技術提升、推進荔枝標準化生產、完善荔枝保鮮加工鏈條、積極打造肇慶荔枝品牌、加大荔枝營銷推廣力度等措施,繼續優化品種、提升品質、完善設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力爭至2023年,全市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以上,優質品種率提高50%以上,生產效益提高30%以上,同時,以增強荔枝生產、流通、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為基礎,提升荔枝產業發展能力、市場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及品牌文化影響力。
除了總體目標外,《三年行動方案》制定了年度目標和具體實施方法。
2021年,力爭全市改造低效果園1000畝以上,利用高接換種推廣優良品種1000畝以上,加強果園機械化數字化應用,提升荔枝栽培水平,拓展荔枝市場,荔枝產業基礎得到有效增強。
2022年,力爭全市建成1個100畝以上的高標準示范果園,建設1個田頭冷庫、1個移動倉儲冷鏈物流設施,提升荔枝保鮮加工技術,培育引進2家以上荔枝龍頭企業,創建2個荔枝專業村,建設1個市級示范項目,進一步拓展荔枝市場,荔枝產業潛力得到有效發揮。
2023年,力爭全市形成1個荔枝專業鎮,培育壯大1個荔枝公用品牌,2—5個知名產品品牌,申報2個以上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加強荔枝溯源、荔枝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深入拓展荔枝市場渠道,積極打造荔枝品牌,開發荔枝主題活動,發展荔枝旅游項目,荔枝產業得到質的提升。
(南方日報記者 藍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