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廣西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汪東明表示,廣西深入實施“千企技改”工程,目前一共推進了2032個項目,支持企業生產換線、設備換芯、產品升級,2020年共27家企業獲得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還誕生了不少制造業細分領域單項冠軍、隱性型冠軍。
“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是國家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大部署,目的是提高消費品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的需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汪東明介紹,行動開展以來,廣西工信部門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緊緊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產品創新、打造品牌,推動廣西消費品工業實現更加穩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
據介紹,廣西加強規劃引領,完善消費品工業發展頂層設計,編制了電子信息、輕工紡織、高端綠色家居、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專項發展規劃,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加強新產品開發、發展特色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實施三品專項行動以來,每年消費品品種增加50種以上。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品質革命”和精品制造。組織開展國家、自治區質量標桿推薦和認定工作,每年認定15家自治區級以上質量標桿,目前自治區級質量標桿共161家、全國標桿15家,預計到2023年自治區級以上質量標桿將超過200家。結合“云惠八桂”工業品促產促銷活動,加大工業品培育的力度,既支持企業促銷,更加注重幫助企業打造品牌,借助電商平臺集中推介工業品,目前全區已有3100家企業共13300多種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涌現出柳州螺螄粉、荔浦木衣架、飛宇手持穩定器、丹泉酒等一批暢銷產品和網紅產品。
廣西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李昌華表示,廣西市場監管局結合質量強桂戰略的實施和質量提升工作的開展,大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為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近年來,廣西連續4年在國家質量工作考核中獲得B級的好成績,位列全國第二方陣,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廣西市場監管局實施品質提升工程,推動廣西制造提質量、優品質。2020年全區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7.6%,同比提升3.31%,增幅居全國前列,處于西部地區領先水平。截至目前,廣西主導及參與制訂國家標準1388項、行業標準756項,發布實施地方標準2367項、團體標準355項,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28735項,各項數據年均增長10%以上。完成中國—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一期建設,建設10個國家級和39個自治區級質檢中心。全區目前擁有檢驗檢測機構1611家,建設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358項,5項計量標準檢測能力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新增汽車、電子信息、醫療器械等戰略性新興檢測能力564項,廣西質檢院綜合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此外,實施品牌建設工程,助力桂字號強品牌、拓市場。4家組織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5次,位列少數民族地區第1名。自治區主要領導親自為五屆獲自治區主席質量獎及提名獎的35個單位頒獎,樹立了廣西質量標桿。全區有效注冊商標32.15萬件,同比增長29.32%。全區擁有地理標志168個。其中,12個地理標志列入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名單,6個地理標志入圍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全國100強,提升了廣西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競爭力。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質量認證證書26600張。推動上林縣等13個縣(市、區)獲準創建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數量排名全國第4。全區276家企業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證書425張;獲得低碳認證證書50張,全國排名從第3名躍進第2名。廣西今年獲得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3張,實現零的突破。258家企業的294款產品通過香港高端認證進入香港市場,便捷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增產品附加值35億元。
李昌華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質量強桂戰略,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強化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的支撐能力,推進質量技術“一站式”服務;繼續實施商標品牌強桂戰略,積極打造廣西品牌,助力更多“桂字號”走向世界;牢牢堅守民生保障底線,守住市場安全底線,把好產品質量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