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荷城”美稱的貴港位于廣西東南部,人文、交通、產業基礎與粵港灣大灣區相近。當前,貴港正加速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聚焦設施互聯、服務互通、產業轉移、生態合作、平臺引領、政策銜接、人才交流、機制協調等八大關鍵領域,推進重大項目、重大政策落地,全力“東融”,加快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核心港口城市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7月21日至23日,香港商報與廣西貴港市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的“聯動粵港澳大灣區 助力貴港‘四大振興’”——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貴港行活動舉行,深圳特區報等15家大灣區主流媒體探訪貴港市港南、平南等地和代表企業,深入采訪這座新興工業城市在精準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優化營商環境、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情況和具體舉措。
補鏈條聚集群 做大做強紡織服裝產業
“政府部門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對我們大力扶持。生產成本有一定降低,其中水電成本低了20%至30%。”平南錦源紡織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織造、印染和銷售于一體的現代紡織企業,2020年從廣東佛山遷至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今年7月調試試產,整體建成達產后每年可生產加工紡織品20000多噸。廠長湯宗鋒告訴記者,目前有不少大灣區的織造廠、印染廠、服裝廠轉移到廣西,當地產業鏈和相關配套愈加完善,有利于公司更好地發展。
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規劃總占地面積60.58平方公里,是貴港平南縣貫徹實施廣西“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發展戰略的重要行動。該時尚新區以“一核六園”為功能布局,發展全產業鏈紡織服裝時尚產業,將打造成為現代高端紡織服裝創新集聚區。
“當前時尚新區建設以大成綠色生態園為主。該生態園已有226家大灣區企業簽約入駐,總投資超 250 億元,預計本月底將有近10家企業投產,年產值將達10億元。建設完成后,預計入駐企業超1000家。”平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劍說,平南專門聘請中紡聯專家對園區上下游企業、輔料生產、物流基地等進行整體產業規劃布局。
大藤峽調水抵達珠江三角洲僅需3天
16層樓高的單級船閘、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站在大藤峽水利樞紐現場,壯觀宏偉的場面讓人震撼。
大藤峽水利樞紐位于廣西最大最長的峽谷大藤峽出口處,是建設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關鍵節點和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標志性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體,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
該水利工程擁有國內水頭最高的單級船閘,最高擋水40.25米,堪稱“天下第一門”。試通航后,黔江通航規模提高至內河航運最高等級3000噸級,年均運輸貨物量可提高3倍。
“項目在珠江流域防洪、水資源配置、水生態治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開發公司船閘管理中心李藝說,水庫可調節水量近 7 億立方米,調水抵達珠江三角洲的時間由原來10天縮短至3天,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可靠的水安全屏障。
加快推動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聚發展
炎炎夏日,貴港中國-東盟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內的愛瑪電動車生產線一片繁忙景象,在這里可以直觀地看到一個個零部件如何變成一輛輛馬力十足的時尚電動車的全過程。每天上千輛愛瑪電動車從這里被運往四川、廣東等全國各地。
新能源電動車產業是貴港重點打造的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為此貴港提出了“311”工程目標,即每年生產3000萬輛新能源電動車,完成1000億元產值,繳納100億元稅收。截至目前,貴港市已引進了愛瑪、歐派、五星鉆豹、綠源、新日、臺鈴等100多家全國知名電動車企業,投產 50 多家,電動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飛躍。
目前,中國-東盟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已初具規模,形成了較完善的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鏈,電機、塑件等電動車關鍵部件暢銷全國、遠銷東盟各國,打響“好電車 貴港造”品牌。
“貴港聚焦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車、板材及高端家具家居、紡織服裝與羽絨、新型建材四個千億元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產業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從技改升級、投融資、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進行扶持,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產業做大做強。”貴港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