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洋強國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涉海企業激情滿懷。今年上半年,深圳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增速達30.9%,創近年增速新高。
海洋產業向高附加值延伸
7月18日,招商工業自主建造的FPSO(浮式生產儲油船)主船體在其江蘇海門基地交付離港。這個“巨無霸”,實現了我國高端新型FPSO建造核心技術的自主攻關。
海洋高端裝備和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海洋油氣、交通運輸和濱海旅游業,是深圳海洋經濟四大支柱產業。其中,海洋高端裝備擁有以中集集團、招商局重工、友聯船廠為代表的工業制造企業160余家。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深圳的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加速向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的高端配套延伸,在填補中國高端海工裝備空白的同時,也將世界修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打磨得愈加璀璨。
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性、基礎性產業。深圳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集群約占全國1/6的產值,已涌現出邦彥技術、海能達、云洲創新、匯川技術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弄潮兒”,在船舶電子、海洋觀測和探測、海洋通信、海洋電子元器件等領域,掌握自主核心技術。今年4月,匯川技術發布的新產品可滿足10MW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變槳驅動器技術的突破,可大幅降低海上風電成本,對風電機組核心部件國產化、自主化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具有里程碑意義。
產業集群“航母編隊”式出海共贏
今年以來,央媒多次聚焦深圳涉海企業的蓬勃發展和創新模式,尤其是龍頭企業發揮“鏈主企業”優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拉動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帶動本土上下游產業鏈制造企業共贏。
今年6月,中廣核新能源與多家機構共同簽下了漳州市政府開發5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大單,聯手打造東南沿海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作為龍頭企業,中廣核給眾多產業鏈上游的原材料生產與零部件制造商、中游的整機與相關塔架海纜等重要設施制造商等,帶來了巨大商機。
據了解,深圳涉海企業目前有7000多家。今年上半年,深圳海洋經濟在總體發展勢頭迅猛的同時,海洋傳統產業穩中向好,海洋新興產業持續快速恢復,海洋領域融資大幅躍升,海洋對外貿易升幅明顯。隨著“碳達峰、碳中和”寫入各地“十四五”規劃,遼闊海疆,正成為深圳掘金綠色低碳發展的新主場。
海陸統籌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斷夯實海洋產業的“四梁八柱”,深圳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高質量轉變。
在交通運輸領域,深圳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打造參與全球競爭合作開放先行區的港口和航運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鹽田國際共新增國際航線逾20條,累計完成吞吐量近650萬標箱,同比增長超過20%。
濱海旅游是深圳文化產業的要素資源。今年3月,2021深圳帆船邀請賽在寶安舉行,54支船隊揚帆逐浪,為2021-2025世界帆船對抗巡回賽總決賽落地深圳預熱。而寶安近岸帆船賽事,與深圳東部“中國杯”帆船賽,東西呼應打造海上運動活力高地,也推動了高端體育消費項目發展。
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生機勃勃。華大海洋發揮在基因組測序、生物信息分析、數據庫建設等方面的全球領先優勢,以深圳為龍頭創建智慧海洋大平臺的“中國南海海洋基因庫”,在多肽類海洋藥物的研發上不斷取得突破,一款免疫海洋小分子新藥物已進入臨床前研究,為腫瘤患者探尋副作用更小、療效更佳、成本更低的新療法。
大國崛起,始于海洋經濟興盛。深圳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機遇,努力拓展經濟發展的“藍海”,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前,海洋新城、前海海洋戰略新興產業科技集聚區、蛇口國際海洋城、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壩光國際生物谷、深汕海洋智慧港等,正在加緊前期建設,未來將在深圳美麗的海岸帶上串珠成鏈,形成數個千億級海洋產業集群。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