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183.3億元,同比增長66.9%,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隨著國民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工業生產需求穩定恢復,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企業利潤平穩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
各行業利潤較快增長
上半年,各行業利潤普遍較快增長,七成行業盈利超過疫情前水平。數據顯示,上半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4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或扭虧為盈),1個行業同比持平。其中,有36個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及以上增長,占比87.8%;有7個行業增速超過100%。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29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占比70.7%。
分行業來看,上游采礦業和原材料制造業企業利潤增長明顯。上半年,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33倍、1.83倍,對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合計為58.9%,利潤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6.5%、35.8%。值得關注的是,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利潤更為亮眼。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36.2%;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9.5%,兩年平均增長18.3%。
朱虹表示,受益于市場需求改善、企業訂單增加、液晶面板集成電路以及集裝箱需求旺盛等有利因素,電子、汽車、電氣機械、通用設備、金屬制品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4%-53%,以上5個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2.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利潤仍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益于宏觀經濟的整體復蘇,推動了市場環境的改善,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和國內外需求回暖,1-6月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兩年平均增長35.8%,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8.6%,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主要得益于在新冠疫苗及檢測試劑等防疫抗疫物資需求提升等共同作用。
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
上半年,企業收入增長快于成本費用,盈利水平不斷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9%,增速分別比營業成本、費用合計快1.5個和9.2個百分點。單位成本及費用同比雙雙下降,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98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11%,同比提高1.66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0.47個百分點。
虧損企業數量減少,虧損額下降。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2.5%,同比縮小2.4個百分點,比3月末縮小4.6個百分點;上半年,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23.5%,企業虧損情況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
資產負債狀況改善,企業發展更加穩健。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同比增長9.3%,所有者權益增長10.3%,均實現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5%,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
“企業負債增速回升或與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政策扶持力度密切相關。分企業類型看,國企、外企和私企資產負債率均環比有所增加,但私企提高最多,進一步驗證央行對中小微企業政策支持力度有所加碼。”伍超明表示,如6月末國企、外企和私企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53.7%和58.6%,分別較上月提高0.2、0.2和0.4個百分點。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6月末,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17.4天,產成品存貨增速繼續上升1.1個百分點至11.3%,工業企業處于加庫存周期。“這表明企業補庫存熱情偏高。”伍超明解釋說,工業產成品庫存增速繼續回升:一是隨著去年高基數效應逐漸減弱,有利于推動今年產成品庫存增速提高;二是在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同時國內消費、制造業投資等需求改善,出口韌性偏強等多因素影響下,企業補庫存意愿有所回升。
進一步為企業紓困解難
“總體來看,上半年工業企業盈利穩定恢復,經營狀況持續改善。”朱虹表示,但也要看到,企業效益恢復不平衡狀況依然存在,私營、小微企業盈利恢復相對較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擠壓企業盈利空間,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短板弱項。
那么,該如何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斷點堵點,應對可能的風險考驗?
事實上,以工業品為主的大宗商品供應端已經有了明顯改善。自今年5月中下旬以來,國家發改委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呈回落態勢,鋼材、銅、鋁等價格比5月的年內高點下跌3%-14%,帶動6月PPI(生產價格指數)環比漲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3個百分點。市場普遍預計,隨著國家保供穩價措施持續見效,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合理區間。
“預計下半年工業利潤增速或放緩,但是下降速度或較為平緩。一是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加上前期國內貨幣退潮影響滯后顯現和出口面臨放緩壓力,將共同導致利潤增速放緩。二是本輪全球大宗商品漲價周期被拉長,預計下半年PPI大概率仍維持高位,對工業利潤繼續形成一定支撐。”伍超明表示。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有關方面要注重研究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做強主導產業,扶持重點企業,發展新興產業,抓好產業鏈培育等工作,采取精準有效措施,在政策引導、優化服務等方面為企業發展創造寬松環境;廣大市場主體也要自立自強,克服困難,越是面對不利的發展因素,越要發揮韌勁和闖勁。
朱虹表示,下一步,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