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漢出臺《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方案》,提出以建設立足武漢、帶動全省、輻射華中、聯動全國、面向世界的農創中心為目標,著力打造集科研中心、轉化中心、研發中心、人才中心、企業中心為一體的“五大中心”,形成區域性“農業硅谷”和經濟增長極。
武漢將著力構建武漢農創中心“一核兩翼一芯兩園多基地”總體空間架構,形成“苗圃—孵化—加速—產業化—示范”全產業服務鏈。
核心功能區即高農生物園,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主要圍繞生物種業、動物生物制品、生物飼料添加劑等三大主導產業,打造開放型、國際性的生物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化中心,承載武漢農創中心的公共服務中心、智慧化管理中心、院士經濟轉化中心、倉儲物流中心、資本中心、國際現代農業技術轉移平臺、創新創業人才培育中心等8大功能平臺。
“兩翼”均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創業孵化區即南湖農業園,包括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建設“孵化新區”和“創業新區”,打造全國領先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產業融合區即中華科技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約12000畝,承載中試、展示、示范、交易等四大功能,建成中部地區最大的國家農業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
種業芯片區即現代種業小鎮,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規劃面積約8平方公里,以蔬菜種業為主導產業,以“田—產—城”融合發展為建設模式,以“資源芯”“數據芯”“安全芯”為核心引擎,引進華大農業、華智生物建設兩大生物育種平臺,打造集種業科技創新、種業展示交易、種業會展論壇、生物農業及農業觀光休閑等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種業小鎮。
“兩園”均位于黃陂區,武湖現代農業展示園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以市農科院北部園區、湖北現代農業展示中心、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基地及國家多倍體水稻創新基地為基礎,開展資源保護和應用、新品種展示和交流,促進成果轉化和推廣。武湖淡水漁業科技園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以武漢農業集團旗下湖北武漢國家級青魚原種場、國家級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武湖3萬畝天然湖泊為基礎,整合現有資源,建設工程化種業創新中心、標準化種業生產示范中心、信息化種業保障中心、現代化種質苗種交易中心和智能化種業科普中心,延展產業鏈條,發展休閑觀光漁業,實現一二三產業有效融合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