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1日舉行的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動員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會上強調,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深化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上海要切實抓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點任務推進落實,加快形成萬商云集的消費供給,加快培育獨樹一幟的首發經濟,加快建設聞名遐邇的消費商圈,加快創新豐富多彩的消費模式,加快打造近悅遠來的消費環境,推動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是踐行‘人民至上’理念,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顧軍表示,經國務院批準,上海等5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既是中央對上海的充分信任和肯定,也是對上海的更高要求和期盼。
顧軍指出,近日發布實施的《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了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點方向既要注重優化供給內容,也要注重創新消費場景,既要注重服務和保障民生,也要注重強化國際定位,增強樞紐功能,要讓在上海、來上海的所有人士,均能感受上海消費市場的潛力、活力和魅力。
上海市商務委提出,上海將努力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走在全國前列,聚焦7個方面、28項任務,一張藍圖干到底,力爭到“十四五”末率先基本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
萬商云集
構建融合全球消費資源的聚集地
2020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仍保持0.5%的同比增速,規模繼續保持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0.3%,增幅高出全國7.3個百分點。
能獲得如此成績絕非偶然。上海因商而興,因商立市,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最具消費基因的城市,擁有進博會、自貿試驗區等全球矚目的對外開放平臺,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形成萬商云集的消費供給,打造全球消費品集散中心?
浦東新區商務委主任辛雅琴表示,浦東新區剛剛被黨中央賦予“引領區”的新使命,并首次以國家文件將浦東定位為“國際消費中心”,是上海“五個中心”核心區之外的又一國家級新定位。結合新定位,“我們要積極引進‘好人家’”。辛雅琴談到:“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關鍵是市場主體,我們將積極引進具有鏈接國內國際市場能力的市場主體和專業機構,吸引更多國際國內知名商業主體集聚浦東。”同時依托外高橋國家級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做強一批進口消費品集散平臺,形成集消費品進口、分撥配送、保稅展示、零售推廣等于一體的服務鏈。
作為全域納入虹橋國際樞紐建設的唯一中心城區,長寧區則將發揮上海西大門國際貿易發展優勢,依托6+365平臺機制,組織開展“全球跨國采購大會”,探索從境內外供應鏈首端,開展新品首發落地和對接。長寧區商務委主任陳穎介紹,建設“國際精品城區”一直以來是長寧城區發展的重要定位和工作目標。長寧還將聯合專業機構數字賦能,在新發展格局下搭建一個不受時間、空間局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球性采購平臺,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手段,提供真實、有效、可靠的一站全有式國際采購需求。
在集聚國際品牌的同時,上海積極打響本土制造消費品品牌,發展零售自有品牌,并重振老字號品牌。據中華老字號企業協會會長黃驊介紹,上海現有老字號品牌222個,其中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180個,數量居全國首位。在上海的老字號中有67個百年品牌、40個國家和市級非遺項目,擁有25個國家和市級科技中心,21個年銷售額超10億元。其產品幾乎涵蓋所有日常生活所需。
虹口區商務委主任伍志勇透露:“在市商務委的指導下,我們培育了‘上海潮生活節’全新IP,以上海市‘五五購物節’為契機,開展周期性、標識性、系列化的國潮品牌發布活動。”其中包括識裝、虎撲、上海家化、百麗、野獸派、蘇寧易購等一批虹口的品牌推出多款新品、爆品,為提升本土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發揮作用。
“讓‘國際’‘消費’‘中心’這三個關鍵元素在百聯的商業熱土上落地生根。”百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徐子瑛表示,百聯集團將結合行業新趨勢,積極落實舉措及相應實施項目,助力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在“高端消費、直播消費、服務消費、外來消費、旅游消費、健康消費、夜間消費”等消費方式上進一步創新拓展,貢獻百聯價值、百聯擔當和百聯力量。
獨樹一幟
打造引領全球消費潮流的新高地
“上海具有強勁的商業創新活力,是新零售的‘策源地’和‘競技場’,也引領著全球時尚消費潮流。”顧軍介紹,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設首店達到513家,規模創下歷史新高,落地的首店中海外品牌占比達到15%。同時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過90%,首店、旗艦店數量居全國第一,國際品牌紛紛選擇上海開展新品首發活動。
辛雅琴表示,浦東將發展首店首發經濟,加快推進浦東“全球消費品牌集聚計劃”,打造面向全球市場的新品首發地,引領消費潮流的風向。
“虹口作為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示范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海派文化發源地的歷史底蘊,路易威登、FERRAGAMO、寶馬、捷豹等國際大牌在虹口相繼舉辦全球新品首發活動,形成國內外品牌首發的共振效應。”伍志勇則表示,今年以來,各類首店選址虹口,北外灘來福士開業有超30%的首店,即將開業的太陽宮項目首店將達50%。大量新品首發活動和首店旗艦店的落戶,更突顯了虹口商業的稀缺獨特性和創新引領性。
“徐匯全力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示范區。”徐匯區商務委主任董文曜介紹,近年來,全球品牌紛至沓來,徐家匯核心商圈入駐普拉達中國首家最新概念店、宜家家居全球首家明日商場等一大批首店;徐匯濱江吸引LV、寶馬、卡地亞等諸多國際一線品牌全球新品首發;百年老字號喬家柵在衡復風貌區開出“國潮”創新業態喬咖啡。今年上半年共72家首店落戶徐匯。
如何做強首店經濟?董文曜說,徐匯濱江作為承載2035年上海邁向國際大都市中央活動區核心功能和打造世界級濱水開放空間的重要地區,利用西岸國際會展中心、西岸藝術中心等場館資源集聚優勢,每年引進20場國內外高端優質首發首展首秀項目,年均吸引100家知名品牌在徐匯建立首店、旗艦店、概念店、體驗店,邁向國際大都市卓越水岸,打造全球新品首展首秀首發新地標。
“支持老字號企業開發‘國潮新品’、打造國潮經典,形成國內外品牌首發的共振效應,助力上海時尚之都建設。”靜安區商務委主任林曉玨表示,靜安區作為“新品首發地示范區”,持續在“首發”“首店”上發力,將南京西路打造成為全球新品發布地,舉辦高能級消費展會、時尚走秀、品牌推廣活動。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海還要加快創新豐富多彩的消費模式,大力發展優質直播電商、夜間經濟、免稅經濟。為此,林曉玨提到,靜安區聚焦數字消費和潮流時尚,正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數字化示范區”,并推動生命健康、萌寵經濟、宅經濟、她經濟、銀發經濟的發展。
“黃浦區將營造‘全時悅活區’,不斷開拓‘夜空間’,融合‘夜文化’,打響黃浦夜經濟品牌升級版,提升黃浦夜間經濟活躍度和影響力。”黃浦區商務委主任金韶靖說,要繼續做強外灘楓徑、新天地-FOUND158地區、思南夜派對等首批上海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影響力,并拓展南京路步行街、老碼頭等基礎良好的區域打造特色主題夜間經濟集聚區,加強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聯動發展。
聞名遐邇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商圈
高能級、高品質、高顏值的世界級商圈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標志。辛雅琴表示,浦東新區要樹立新地標,力爭把小陸家嘴商圈打造成世界級地標商圈,把前灘打造成地區級商業中心,把比斯特購物村、佛羅倫薩小鎮等打造成特色商業。“9月30日前灘太古里就將正式開業,同月上海佛羅倫薩小鎮二期擴建項目也將開門迎客。”辛雅琴說。
金韶靖介紹,黃浦區要加快打造的世界級商圈有三個,分別為南京東路-外灘世界級商業街區、淮海中路商圈和豫園世界級文化旅游商業地標。“最出彩的將是步行街世紀廣場,它定位于‘珍珠萬花筒、城市會客廳’,將與南京路上的老店、名店、新店、潮店一起,共同推動業態提質更新?;春V新穭t將‘化街為圈’,著力改造提升新天地活力街區和環復興公園文化體驗休閑區。豫園要夯實江南文化,打造更高能級的商旅文融合地標。”金韶靖表示。
“靜安區將圍繞南京西路世界級地標性商圈和大寧市級商圈建設,重點推進大張園地區、大寧久光、合生MOHO等重量級商業載體。”林曉玨介紹,特別是張園,它曾是“海上第一名園”,未來幾年,這里將聚焦歷史文脈傳承和現代商業復興,打造成為上海乃至中國的商業地標。
“目前,白玉蘭廣場、北外灘來福士等項目相繼開業,未來將新增商業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呈現‘一心兩片、新舊融合’總體格局,帶動地區商業繁榮繁華。”伍志勇表示,虹口將加快地標性商業載體和節點性項目建設。將北外灘打造成為商貿高能級、消費高品質、景觀高顏值的“世界級濱水商業商務區”。
在建設標志性商圈的基礎上,上海還將推動多領域服務消費提質擴容,讓聞名遐邇實至名歸。徐匯區為擦亮“消費名片”,將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徐家匯國貿中心建設,集聚國內優秀自主品牌和國際頂尖品牌,打造全球消費活力體驗區。董文曜說,徐匯區將聚焦徐匯衡復風貌保護區,以消費環境上的“靜(謐)、雅(致)、柔(和)”及消費風格上的“漫(生活)、夜(間經濟)、特(色小店)”為主旨,將徐匯衡復精心打造成為上海獨具一格的最潮最IN消費體驗地。
長寧區則在原有兩大市級商圈中山公園商圈和虹橋商圈的基礎上,將構建“2+2+X”的商業布局,將中山公園商圈打造成“滬西商業活力樞紐”,將虹橋商圈打造成“數字轉型示范商圈”,將臨空商圈打造成“長三角精品商務消費門戶”,將新華商圈打造成“海派文化消費高地”,提升城市時尚消費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陳穎透露:“2021年內,IM長寧國際、創邑·現所、光大安石等商業新載體即將開業,2023年宜家項目也將開放,它們都將成為長寧的時尚新地標。”
近悅遠來
營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
“數字化轉型為商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陳穎介紹,除把握新品首發“第一時間”優勢外,長寧集聚了6200多家在線新經濟企業,對全市互聯網經濟產值貢獻達23.1%。全區擁有億元以上交易平臺18個。這為“數字”賦能商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我們將在商圈常設直播間,引入戶外直播車、膠囊直播間等具備打卡效應的數字直播空間,隨時為品牌新品發布提供直播帶貨、甚至直播探店服務。長寧區企業研發開設的AI餐廳、無人咖啡機等數字體驗場景也將讓消費者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新奇體驗。”陳穎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長寧知名平臺企業拼多多“五五購物節”期間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額超200億元,攜程通過線上直播活動成交訂單GMV達20億元,“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的直播間也設在長寧。陳穎說:“目前虹橋商圈戶外5G已實現全覆蓋,我們正圍繞數字治理、數字賦能、數字營銷、數字體驗、數字消費等維度,推進商圈提質升能,借力數智化轉型引領新品首發掀起新熱潮。”
互聯網+零售,能夠優化更多消費新體驗。美團副總裁毛方表示,美團智慧餐廳SaaS系統、針對中小商戶開發的“美團商業大腦”、數字化課程培訓等舉措助力小店實現可持續數字化發展,并在大學路等上海地標圈探索打造數字化示范街區等應用場景。針對大型寫字樓、辦公區等特殊場景推出的無接觸智能取餐柜,有助于打造以智能設備為核心的城市物流末端交付基礎設施生態,鏈接消費者、企業、騎手。
毛方透露,近期,美團聯合上海數字治理研究院推出了國內首個政務領域數字生活服務平臺-美團城市美好生活數字體征系統,現已接入上海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并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是美團基于生活服務領域的消費、評價數據和實踐積累,通過觀測餐飲、娛樂、出行等城市消費情況,以及小店運行、24小時藥店、夜間經濟等民生保障情況,賦能城市運行管理,助力上海消費環境優化治理。
而盒馬作為上海本土品牌,成為上海改革開放與制度創新的樣本,也是“互聯網+零售”的全國首個創新案例,其新零售模式已復制到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盒馬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原若凡表示,助力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盒馬將重點圍繞豐富消費場景、提升消費品質、優化消費體驗三方面展開。“下一步,我們希望和上海市一道,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確立新的目標追求,加快盒馬在商業數字化與新消費領域創新發展,持續打造全球優質供應鏈體系,為上海市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注入新動能。”
此外,完善國際消費政策和制度體系,也是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聚焦重點。“十四五”以來,長寧又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時尚品牌引進、時尚地標建設、全國首店開設及對有影響力的首發活動的扶持政策。陳穎提到,通過加速“一業一證”探索、探索擴大退稅場所范圍、出臺區級市場監管輕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清單、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長寧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陸續已有20余場首發活動,40余家首店落地長寧。長寧將繼續強化區域和部門協同,推動形成共建共享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模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