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搞海水網箱養殖的,終于有保險啦!”6月17日,廣東首單政策性海水網箱風災指數保險落地湛江,海水網箱養殖戶張大叔獲得人保財險湛江市分公司提供的150萬元臺風災害風險保障,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每逢臺風季節都擔驚受怕,現在有了政策補貼的保險就放心了。”
今年以來,廣東金融行業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主責主業,為民生工程定制金融解決方案、為小微企業送上“及時雨”、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一步步擦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底色。
一份亮眼的階段性成績單正展現在我們眼前:上半年基礎設施業貸款增速20.9%,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速39.8%,普惠小微貸款戶數比上年同期增加48萬戶;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3.5億元,保費增速82%。
創新??
為民生工程定制金融解決方案
肇明高速公路施工現場,數臺挖掘機緊張作業,一派繁忙施工景象。來自廣東中行的資金,是這條“騰飛大道”背后的澎湃動力之一,該行成為葛洲壩集團肇慶至高明高速公路項目銀團聯合牽頭行。
當前,廣東正加快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步伐。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流向數以百計、涉及民生福祉的交通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中。
“今年上半年,廣東基礎設施業貸款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6月末,基礎設施業貸款余額達4.50萬億元,同比增長20.9%。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機構并非簡單‘給錢’,而是為項目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正如一位專家所言,廣東金融機構向重大項目輸出金融“活水”的過程,也是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的過程。例如,為全力支持征拆安置工作,國開行廣東分行創新提出用“統籌項目、統籌還款來源、統籌信用結構”模式,成功為項目公司構建了合理合規的還款來源和信用結構。
信貸“活水”之外,保險資金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記者從廣東銀保監局了解到,廣東引導保險資金更多投向“兩新一重”、制造業等重點領域,保險資金累計投資廣東金額達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7.80%。
以中國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產險為例,其直接或間接地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300多億元;同時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虎門二橋、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等多項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保額超千億元。
下沉??
為小微企業送上“及時雨”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作為經濟“毛細血管”的小微企業首當其沖。“現在國外受疫情影響,買家都要求OA(賒賬)。我們不接,沒生意;接單,有賬期風險、匯率風險。”廣州奮威音響器材有限公司外貿總監毛海波道出了難處。
好在,有來自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的政策性保障為其保駕護航——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都可通過“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領取政策性保障,保單年度內最高賠償限額達15萬美元。
奮威音響并非個案——廣東外貿型小微企業正面臨成本上升、風險擴大、資金繃緊等多重壓力,急需金融機構送上“及時雨”。為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廣東金融機構推出系列“實招”,促進資金“直達”中小微企業。
在廣州,為有效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廣州金控下屬廣金征信建設運營的“廣州信易貸平臺”快速上線“抗疫專區”,上架“餐飲信易貸”“海關信易貸”等18款抗疫金融產品。
在肇慶,建設銀行肇慶市分行圍繞企業的痛點,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對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海量交易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通過真實貿易情況及資金的封閉式運作,推出全流程線上網絡供應鏈金融服務,讓金融“活水”直達產業鏈各個主體。
眾人拾柴火焰高,廣東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得到持續改善。
——今年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53萬億元,同比增長39.8%;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到231萬個,比上年同期增加48萬戶。
——廣東地方法人銀行已對5.84萬戶經營主體682億元普惠小微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對5.61萬戶經營主體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44億元。
——今年以來,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517億美元,同比增長35%,服務小微企業1.25萬家。
賦能??
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每月12日發放養老金,我會過來取現金買米、買菜。”廣東陽春市三甲鎮退休教師呂文英說,建行的“裕農通”服務點是她每個月固定出入的場所。“如果沒有這個服務點,我要花十幾元坐一個小時的車到市區的銀行辦理業務。”
在廣東,越來越多類似“裕農通”的金融服務逐漸出現在鄉鎮和村落。農業生產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大事,立足農業生產需求,減輕農戶生產風險損失,充分發揮保險綜合金融服務功能,是保險行業助力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
為適應鄉村振興對金融業提出的更高要求,廣東金融業正加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4月22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9家金融機構“牽手”,集中簽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與此同時,不少金融機構內設鄉村振興專門部門,從體制機制上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予以保障。比如,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成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推進小組,出臺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三年實施方案;今年3月,平安銀行“扶貧金融辦公室”更名為“鄉村振興金融辦公室”,支持鄉村振興。
來自廣東銀保監局的數據顯示,該局已引導銀行機構設立鄉村振興內設機構401個,推動成立全國首家鄉村振興特色支行;轄區內涉農貸款規模達1.6萬億元,連續11年正增長。
今年上半年,廣東農業保險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廣東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3.5億元,保費增速82%,居全國首位;提供風險保障856億元,同比增長近160%,增速創近10年新高;落實“應賠盡賠”,廣東累計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856.05億元,賠款支出9.38億元,受益農戶49萬戶。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