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一頭牽著新時代產業發展的大動脈,一頭系著百姓安居樂業的小日子。天津市聚焦民計民生領域中的“飯碗”問題,持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廣開就業門路,確保就業之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日前,由和平區人社局牽頭協調社保和平分中心、和平區醫保局、和平區國稅局、小白樓街道辦事處、建行天津分行等6家區屬行政辦事機構,以及42家招聘企業,舉辦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人社服務輕騎兵”現場招聘會活動。招聘會現場共提供就業崗位876個,當日現場達成就業意向238人。
除了通過線下“紅娘”穿針引線,天津市還全面推進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為各類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搭建優質高效的供需對接平臺,逐步實現線上線下就業服務有效銜接。剛剛過去的畢業季,津南區人社局除了積極推送提供公務員、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307個政策性崗位外,借助“就業云超市——津南區人才云招聘管理系統”,開發海河教育園應屆畢業生、會展服務、智能制造等專區,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崗位對接、簡歷投遞、遠程面試、求職指導等“一攬子”服務,推出直播帶崗、主題云課堂等活動。截至目前,“就業云超市”共有注冊企業1377家,提供就業崗位20108個。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今年以來,我們深入推動‘穩就業32條’‘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45條’等各項穩就業政策落地落實,上半年就業形勢穩中向好,整體呈現出‘一增一降一升’特征。”今年1月至6月,天津市新增就業20.65萬人,同比增加5.42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逐步下降,低于年度5.5%控制目標;勞動力市場活躍度上升,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加33.87%,二季度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加50.84%,市場需求回暖。此外,組織專場招聘活動754場,發布崗位信息73.6萬個,為130萬人(次)提供就業服務。針對重點群體,年初天津市出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45條”,市人社部門對2020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展開“一對一”就業幫扶,目前就業率已超過90%。通過鼓勵企業吸納、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托底安置公益崗和社區服務型崗位等方式,促進4.92萬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88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多渠道就業,確保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我們將面向各高校、各類企業,繼續把更加精準的扶持政策送到他們手中,持續開展2021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落實好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政策,促進其更好融入城市。目前正在緊張開展的第二屆天津市‘海河英才’創業大賽,也將選拔聚集一批優質創業項目,為創業群體提供更為廣闊的溝通交流平臺。此外,我們還將加快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推進力度,助力更多人創業以帶動就業。”市人社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