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桃李面包(603866)的業績一改往日穩健增長的情形,開始陷入接連承壓的尷尬。在此背景下,8月12日晚間,桃李面包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盛雅莉擬減持2%公司股份,按8月12日收盤價計算,盛雅莉此次減持可套現約5.9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在業績持續承壓下,控股股東、實控人減持公司股份,被市場認為是不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桃李面包8月13日的股價將迎考。
擬套現5.9億元
8月12日晚間,桃李面包發布公告稱,自公告披露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盛雅莉計劃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桃李面包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1904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按桃李面包8月12日收盤價30.98元/股的價格計算,本次減持盛雅莉可套現約5.9億元。
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披露日,盛雅莉持有桃李面包股份8615.19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9.05%,盛雅莉與其一致行動人吳學群、吳學亮等人合計持有桃李面包67.91%的股份。對于本次減持的原因,盛雅莉表示系資金需求。
二級市場上,桃李面包股價在7月30日創下了年內新低,為25.8元/股。之后股價有所回升,7月30日至8月12日期間,桃李面包股價上漲了14.06%,但相對于2021年年初,按后復權形式統計,桃李面包股價下跌了23.76%,跑輸大盤。本次控股股東、實控人的減持也將使桃李面包8月13日的股價迎考。
資料顯示,桃李面包專注于以面包及糕點為核心的優質烘焙類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屬于國內知名的“中央工廠+批發”式烘焙食品生產企業。桃李面包主要產品為“桃李”品牌面包,此外,桃李面包還生產月餅、粽子等產品,主要是針對傳統節假日開發的節日食品。
桃李面包主要通過直營和經銷兩種模式進行銷售。一是針對大型連鎖商超和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便利店終端,桃李面包直接與其簽署協議銷售產品的模式;二是針對外埠市場的便利店、縣鄉商店、小賣部,桃李面包通過經銷商分銷的經銷模式。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桃李面包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但對方電話并未有人接聽。
業績持續承壓
在控股股東、實控人減持的背后,桃李面包2021年起業績持續承壓。2021年一季度,桃李面包實現營業收入13.27億元,同比上升0.31%;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1.63億元,同比下降16.27%。8月11日,桃李面包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延續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桃李面包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9.39億元,同比增長7.32%;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3.69億元,同比下降11.59%。
與2021年上半年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桃李面包每年披露的年報顯示,自2015年上市以來,桃李面包業績一直呈上漲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在業績持續承壓下,控股股東、實控人減持公司股份,被市場認為是不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
對于上半年業績下滑的原因,桃李面包表示,一方面由于受去年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影響,同期公司成本低導致上半年營業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報告期內人力成本、門店費用增加,且受去年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影響,同期公司費用低。此外,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促銷活動相對較少,返貨率及折讓率都低于本期。
據了解,桃李面包誕生于東北,1997年桃李面包正式成立,此后數年一直在開拓國內市場,上市前主要在東北、華北領域拓展,上市以后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華南、華東等南方區域。但根據桃李面包2021年半年報,位于南方的子公司業績表現卻并不理想。
中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華中、華南兩個地區營業利潤呈虧損狀態,其中,華南地區虧損最為嚴重,報告期內虧損1628.02萬元,華中地區虧損236.57萬元;華東地區雖然總體是盈利的,但盈利金額為各區域最低,僅盈利863.28萬元;而東北、華北區域的營業利潤分別為5.95億元及9182.1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11日,桃李面包發布公告稱,為了適應企業現代化經營管理需求,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桃李面包將成立全資子公司“太原桃李面包有限公司”,為山西的首家子公司。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桃李面包業績下滑趨勢明顯還可能由于基地加市場的重資產模式對桃李面包凈利潤有一定侵蝕,以及商超渠道人流量有限、產品損耗大的原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