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丹東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重點、攻難關,補短板、強弱項,促進丹東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農產品供給能力邁上新臺階。糧食連年豐收,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百萬噸以上,平均畝產409.6公斤以上。2020年丹東市糧食產量114.2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設施蔬菜、食用菌、小漿果、西甜瓜、花卉等年產量達38萬噸;肉蛋奶年產量達55.4萬噸,年均增長12%;水產品年產量達62.5萬噸,年均增長1%。
“十三五”以來,丹東市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目前,已建成高標準糧田70.3萬畝,總面積達121萬畝,占糧食生產面積的45%;丹東市農機總動力達152.6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5.4%,其中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9.2%,全省排名第一;丹東市成立涉農院士專家工作站9個,丹東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農作物和畜牧良種覆蓋率分別達98%和96%以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丹東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了小漿果、畜禽、水產品3個百億級產業鏈,建成優質稻米、草莓、藍莓、奇異莓、寒富蘋果、燕紅桃、食用菌、板栗、柞蠶、中藥材、林蛙、絨山羊、中華蜂、淡水魚、海水貝類等15個特色農產品基地,草莓、藍莓、奇異莓、板栗、石柱參、梭子蟹、黃蜆子、雜色蛤等優質特色農產品享譽國內外。丹東市96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三品”認證總面積占耕地和果園面積的62%。市、縣、鄉三級聯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基本建成,農產品抽檢合格率持續保持高位。丹東市已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產品有7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13個,6個區域公用品牌和21個農產品品牌入選“全省百強農產品品牌”。
農村改革持續深化,通過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丹東市314.5萬畝承包地確權到戶,農村土地經營權證實現“應頒盡頒”。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669個,確認農民股民身份139萬人。丹東市有經營收益村達459個,其中收益在100萬元以上的村有25個。丹東市家庭農場備案數量1.25萬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3322家,培育職業農民5500人。
通過實施“千村美麗、萬村整潔”行動,丹東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實現全覆蓋,已建成全國生態文化村4個、國家和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實踐基地各1個,打造省級美麗示范村75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