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穩定恢復,結構不斷優化。作為經濟增長重要支撐,穩投資正在逐步發力。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下一階段,投資仍將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地方債發行有望提速,或將迎來一波發行小高峰,拉動基建投資平穩增長。制造業投資也有望保持強勁,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將成主要支撐,促進投資結構轉換加快。
作為地方穩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地方債發行有望提速。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
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限額為44700億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共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約18833億元,占上述限額比重約為42%。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恒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制于專項債穿透監管和績效管理,防范化解債務風險,今年以來,專項債的發行節奏較慢,拖累了整體地方債的發行進度。下一階段,新增地方債的發行節奏整體較為均衡,或將迎來一波發行小高峰。
從專項債用途看,根據近日財政部披露的信息,今年1至6月全國地方發行的新增專項債,約一半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領域重大項目;約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衛生健康、教育、養老、文化旅游等社會事業領域重大項目;約兩成投向農林水利、能源、城鄉冷鏈物流等領域重大項目。
“據測算,今年專項債大約有2.19萬億元投向基建,在考慮專項債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比例、配套資金杠桿、年內形成實物資本比例等環節后,預計2021年專項債將帶動2.75萬億元資金投向基建。”羅志恒說,地方債投向基建對拉動經濟增長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專項債投向的交通、產業園區等項目,具有較強的生產性,能夠降低實體經濟其他部門的成本,暢通經濟循環。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伴隨著國家對“兩新一重”、城市更新與鄉村建設的政策傾斜,專項債資金投向基建領域的占比將進一步提高。盡管今年國家對穩定宏觀杠桿率以及降低地方政府杠桿率的基本要求不會改變,但基建投資作為“逆周期”和“穩增長”的主要政策工具,仍可起到托底經濟增長與熨平經濟波動的作用。
制造業投資也有望保持強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2%,高于全部投資6.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速為2%,比1至5月加快1.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9.7%,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56.4%,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47.5%,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9.9%,明顯高于整體制造業投資。
工信部日前表示,目前正在抓緊編制“十四五”及中長期的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今年下半年將陸續出臺。央行營業管理部近日印發方案提出,助力實體經濟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做強做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團隊分析認為,工業品價格保持高位、企業利潤穩健使得企業中長期資本開支意愿仍然較強,在信貸資金支持的情況下,有望對制造業投資提供較強支撐。行業結構方面,預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仍然表現最好,為制造業投資提供主要支撐。
多地重大項目近期密集開工建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比增大,顯示投資結構正在優化。近日,武漢市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61個項目總投資達2158億元,先進制造業項目達41個,總投資403億元,占比18.7%。其中,位于武漢經開區的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武漢基地項目,是武漢首個落地的新能源汽車電池企業,總投資100億元。
天津市近日開工的二季度446個重大項目中,涉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中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達195個,投資占比近四成。
業內人士預計,我國制造業投資增速仍將保持升勢,固定資產投資的結構轉換有望加快。“在環保升級和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催化下,傳統制造業產能更新換代提速,將推動制造業加快投資。同時,在需求提振等多重因素促進下,高端裝備、電子信息、芯片、集成電路等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此外,工業企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快速增長,也有望促進制造業投資實現快速增長。”交通銀行資深宏觀分析師劉學智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