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奧維云網(AVC)公布的最新1-7月的彩電銷售推總數據,監測數據顯示,前七月彩電銷售量僅為1994.5萬臺,同比下降15.6%,零售額卻逆勢上揚,達到667.4億元,同比增長14.2%。
有關分析認為,2021年已經過半,全年彩電銷售量很可能失手4000萬臺關口,同時在多種的壓力之下,彩電市場也在高端化、大屏化、場景化等方面發生著深度的變革。
對彩電行業來說,保有量的瓶頸是難以跨越的鴻溝。目前,我國彩電行業的整體市場在5000萬臺左右,而且超過5000萬臺的銷量還是在三年前,也正是互聯網品牌泛濫,價格戰最激烈的時候。但近三年以來,彩電行業體量不升反降。2020年,我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4450萬臺,同比下降9.1%。
但今年以來,在大宗材料上漲以及芯片短缺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價格戰已偃旗息鼓,產品均價逐漸回升,同時國產品牌在高端市場占有率也在小步快跑。
據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7月,6千元以上高端市場銷額占比16.9%,同比增長5.6個百分點。在8000到12000的價格段,國產品牌銷額占比達到七成,其中在10000到11000,11000到12000這兩個價格段中,海信以33.7%和30.5%的占有率領跑,遠超國外領頭大哥索尼5.7%和12.7%的占有率。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8000元+超高端彩電市場幾乎都是各主力彩電廠商想突破的區域,因為只有在此區間有所作為,才能真正意義上證明自己是高端彩電品牌的代表。目前,雖然多個彩電推出多款8000元+的超高端電視產品,但是從這個細分市場具體成績表現來看,依然還是索尼、海信、三星等少數品牌在“把持”。
此外,近年來,彩電行業以激光、OLED、ULED、Mini LED等創新顯示技術的產品熱度大增,國產彩電品牌紛紛加入這些高端市場的戰局,提升產品實力的同時實現自身品牌的升華。
尤其在激光顯示、ULED技術上,讓國產廠商同世界顯示巨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據海信視像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截至目前,海信ULED產品累計申請專利數866件,包括美國、歐洲專利授權,打破了以往重大顯示技術革新均由國外企業主導的局面。
同時,正是在激光電視等新物種的催化下,也加速了大屏化在彩電行業的發展趨勢。據統計,進入2021年以來,至少已經有海信、長虹、惠普等7家企業推出了激光電視新品,產品覆蓋75-150英寸,極大拉高了彩電的平均尺寸。
據奧維云網1-7月數據,今年彩電市場累計平均尺寸為54.2寸,其中,在國內主流廠商中,海信為56.9寸、創維為55寸、小米為52.9寸。而從分尺寸段來看,中小尺寸銷售量、銷售額均呈現出同比下降趨勢。70寸以上電視均有大比例增長,銷售額增幅均超過50%。其中,85寸銷售量同比增長175.5%,銷售額同比增長127.7%,增速最快。
產業觀察家許意強表示,失守4000萬臺關口并不可怕,而且對國內品牌來講沒準是一個新的起點。只有通過新技術加速對高端大屏的升級,才能推動彩電行業的結構性調整,對于彩電業來說也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它能擺脫低價低品質的競爭環境,讓彩電業逐步回歸良性發展軌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