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規劃》明確了43項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5376億元。其中,深圳在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粵強種芯”工程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規劃》提出支持深圳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加快打造廣州、深圳國際種業硅谷(中心)。
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行動綱領和編制全省農業農村相關規劃的主要依據,《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省推進農業現代化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展望2035年,全省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介紹,為了更有力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了43項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5376億元,包括科技支撐、農田建設、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房管控與風貌提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等方面。
記者梳理發現,在43項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中,《規劃》主要在“農業科技支撐能力提升建設項目”上對深圳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創建深圳國家農業科學中心,優先建設南方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深圳市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聚焦生物育種、數字農業、功能食品、先進農機裝備、綠色農藥等領域建設10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搭建一批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孵化服務平臺,支持一批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技術攻關,培育一批成長型、領軍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支持深圳建設國際食品谷、中國(深圳)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區等等。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強化科技助農、商貿物流助農、金融助農三大保障措施。” 顧幸偉表示,在科技助農方面,廣東將打造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高標準支持深圳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
廣東是種業大省,在種業創新和新品種培育方面有很好的基礎優勢。圍繞這一特點,《規劃》突出了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將高標準農田面積、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列為約束性指標,提出了實施“粵強種芯”工程和種業振興行動。
為全力推進種業振興,《規劃》提出要啟動核心種源科技攻關。提升廣東(深圳)現代生物育種創新中心、廣東南亞熱帶種業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水平,加快打造廣州、深圳國際種業硅谷(中心)。整合廣州、深圳生物育種優勢,聯合優勢科研單位、種業企業以及金融資本、知識產權機構,高水平組建大灣區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
提及未來的目標,顧幸偉表示,廣東計劃用3年時間,把全省農作物、畜禽、水產和農業微生物四大類的種質資源查清楚,收集保護起來,做到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瞄準市場需求開展商業化育種,力爭用3-5年的時間躋身國內種業企業前十強。還將以廣東種業集團為引領,培育壯大一批優勢特色種業龍頭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