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二場發布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家學者對《山西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主要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
近年來,山西省服務業發展加快,其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多年超過50%,2020年吸納就業占全社會就業人數達到一半,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翔介紹,按照省委“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和要求,《規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服務先進制造業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度為導向,對“十四五”時期服務業發展目標、布局、重點、路徑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了“十四五”發展目標和遠景目標。即到2025年,全省服務業總量規模持續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重點行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0%,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引領產業發展、市場占有率高的創新型服務業領軍企業,在全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爭先進位。開放水平持續提高,集聚效應明顯增強,創建形成50家左右省級服務業集聚區,構建起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現代服務產業新體系。到2035年,服務業整體邁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
在此基礎上,《規劃》圍繞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打造“8+8”發展體系,分層次構建產業發展梯隊,設置8個專欄,提出75項具體任務。同時,提出實施市場主體培育、集聚區拓展、服務業數字化、融合發展、標準化建設和平臺載體提升等六大工程和四方面保障措施,推動規劃有效落地。
張翔說,為切實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實施市場主體培育、集聚區拓展、服務業數字化、融合發展、標準化建設和平臺載體提升等六大工程。
一是壯主體。做大做優我省服務業旗艦企業,構建“1+1+N”服務業發展體系,以旗艦引領帶動上下游優勢企業發展壯大。
二是抓集聚。優化布局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圍繞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現代金融等重點領域,創建形成50家左右特色鮮明的省級服務業集聚區。
三是數字化。開展數字賦能行動,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創建數字化創新示范園,打造一批具有互聯網思維的服務業企業。
四是強融合。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和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創建。推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打造“平臺+模塊”“服務+制造”的網絡化協同生產服務體系。
五是定標準。圍繞服務業重點領域,鼓勵有條件、基礎好的服務業組織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充分發揮“標準化+”效應,推動標準化在服務業各領域普及應用和深度融合。
六是建載體。打造一批服務業創新平臺載體,共建一批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知識產權等專業性公共服務平臺和集創業孵化、信息查詢、研究開發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