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培育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別于2019、2020、2021年認定并發布了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作為國際制造業名城,東莞共有79家企業入選,數量排名全國第五。
入選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近年來東莞持續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的結果。
目前,東莞正謀劃打造“專精特新”特色園區,解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空間難題,希望為企業提供功能齊全、全生命周期、一條龍的精準服務,以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小巨人”認定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全國共有2930家入選,其中來自東莞的企業有45家。
據記者了解,這已經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此前的2019年和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公布了兩批入選企業,全國累計共有4762家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東莞則累計共有79家企業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位。
所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的“優等生”,對于解決“卡脖子”難題意義重大,“小巨人”企業的地域分布版圖,反映了一個地區或城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記者梳理名單發現,從行業上看,東莞的7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涉及行業涵蓋了新能源、高端裝備、新一代電子信息等。從區域分布看,寮步鎮共有8家企業入選,在全市所有鎮街中位居第一位。其次為東城,共有6家企業入選。
“專精特新”企業憑借在細分領域的創新突圍,成為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東莞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和參與全球產業競爭的重要力量,在細分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位于中堂鎮的東莞市毅新慶江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塔式起重機在廣東省制造業同行廠家產銷量排名首位。
廣東億鑫豐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鑫豐”)是東莞今年入選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一。該企業位于道滘鎮,主要生產激光模切設備。公司董事長吳松彥告訴記者,億鑫豐的產品與日韓等國的進口設備不相上下,但是價格只有進口設備的一半。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之所以位居全國第五位,與東莞近年來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上的努力密不可分。
為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東莞專門制定了《東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從認定獎勵、企業技改、股份制改造、融資服務、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進行扶持。比如在認定獎勵方面,對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現金獎勵。力求通過精準培育,力爭到2022年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家。
記者從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目前,東莞共有“專精特新”企業154家,為工業穩增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目前該局正在制定新的扶持方案,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支持力度。
企業上市可疊加申請兩級獎勵
“專精特新”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助力。今年初,省工信廳、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五部門聯合發出《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服務的通知》,要求定向邀請企業參加擬掛牌上市培育短訓,提供全程免費培訓服務。
而在東莞的7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上市企業只有3家。如何推動“專精特新”與資本市場對接做大做強,更是顯得尤為迫切。
9月8日,“專精特新,鯤鵬向欣”民營企業家面對面活動在東莞舉行?;顒又鬓k方特意邀請了上交所南方中心一組組長張馮彬、中金公司廣州投行部副總經理杜書、中信證券投行部執行總經理吳仁軍為東莞15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授課,講述資本市場的最新形勢、北交所和新三板的政策解讀以及企業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在當天的活動上,東莞市工信局局長詹志斌表示:“鯤鵬是上古神獸,志存高遠、精神豪邁,正如我們的‘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我們誠心誠意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真金白銀培育企業做大做強。”
其實,東莞一直在積極推動包括專精特新“小巨人”在內的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如今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就明確提出,開展企業上市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大企業上市掛牌扶持力度,對上市前一次性獎勵提高至300萬元,對上市后首發融資且在東莞投入達到一定比例的最高獎勵600萬元,力爭三年內境內外上市企業數量超過100家,總市值超過6000億元。
不久前,東莞制定了《東莞市推動企業上市發展三年行動鯤鵬計劃(2021年—2023年)》(簡稱《鯤鵬計劃》),修訂出臺了《東莞市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扶持辦法》,自上而下推動東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而據記者了解,東莞各園區、鎮街也配套出臺了針對轄內企業的上市獎勵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疊加申請市、鎮街(園區)兩級獎勵,如松山湖、濱海灣新區對企業上市最高獎勵均為1700萬元,疊加市級900萬元獎勵,企業上市最高獎勵可達2600萬元。
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東莞“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的上市藍圖未來可期。
擬建園區解決企業發展空間難題
記者走訪企業發現,除了資本市場,發展空間也是制約“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此,東莞正在多措并舉著力解決。
對于拓展“專精特新”企業的產業空間,賽迪研究院廣東(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龔佳勇認為,“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對于“專精特新”企業更要從頂層設計上精細化,要通過調研判斷企業的空間需求,要給新的項目去拓空間。
企業集聚,產業集群。“專精特新”企業要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要集聚,就得為其拓空間、找產業對接。9月7日,東莞市旗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單一主體掛牌招商方式以5763萬元(起始價)競得道滘鎮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小河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啟動區更新單元。項目范圍約2160畝,重點改造面積約950畝,計劃分三期進行改造,預計總投資將達到100億以上。
東實集團董事長劉波透露,小河片區項目將圍繞專精特新企業及具有潛質的中小企業去聚焦招商。項目將滿足入駐企業在人才、研發、空間、金融和上市方面的需求,不斷積極探索、創新,快速建立綜合運營團隊,通過產業的空間設計和綜合配套打造“城市產業發展綜合運營平臺”,充分發揮全鏈條全周期綜合服務優勢。
上述設想令扎根東莞20余年的吳松彥非常期待,他表示,在東莞形成產業集群將吸引更多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有利于鋰電行業“抱團”成長壯大。此外,億鑫豐由于舊改項目的推進將面臨搬遷,如果有了充足和穩定的發展空間,相信也將有利于公司的長足發展。
詹志斌表示,雖然東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數量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專精特新”培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但是作為全市工業經濟主管服務部門,東莞市工信局還將從空間、人才、科研、金融四個方面入手推動其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接下來,市工信局還將出臺一系列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定向幫扶措施,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構建“專精特新”企業梯度發展格局。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除了建設“專精特新”企業的產業園,東莞還可以從金融、人才等方面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企業做實做強做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企業一線
億鑫豐:持續技術創新助力提質增效降本
“我們的激光模切設備在性能上比肩日韓等國的進口設備,包括精度從正負0.3提升到正負0.15,效率從每分鐘200—220片提升至280片,這是絕對的超越,但我們的價格只是進口設備的一半,我們的服務響應在3小時以內。”在位于東莞道滘鎮的廣東億鑫豐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鑫豐”),公司董事長吳松彥介紹道。
近年,隨著世界范圍內新能源車的集體爆發,對于深耕鋰電全自動制片設備十余年、擁有多項核心技術與專利的億鑫豐而言,無疑是機遇。
成立于2000年的億鑫豐,實現了從最初的木板刀模沖切到五金模具沖切,再到如今激光切割的轉變。
2009年起,億鑫豐開始專注研發鋰電池行業自動化設備,主要產品包括五金模具高速制片機、激光切割制片機、高速疊片機,以及高速分切機、PACK電池包自動化組裝設備、電池梯級拆裝自動化線、電芯拆解循環利用線等各行業非標自動化設備。產品廣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極片、光學膠、鋁塑膜、銅箔制作等多個領域,深受寧德時代、比亞迪、富士康、恒大等知名企業的青睞。為規范管理,2016年億鑫豐成功掛牌新三板。
“創新過程中,雖然研發很痛苦,但是企業不創新就沒有出路。”談及企業實現三次轉型的成功經驗,吳松彥反復強調著技術創新對億鑫豐的重要性。
多年的行業沉淀使億鑫豐積累了過硬的技術。據吳松彥介紹,近年來,公司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公司擁有專利160多項,發明專利10多項,專利技術質量在行業范圍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儲備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每年研發投入占公司產值的8%—10%,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近30%。
耐得住性子反復打磨產品、舍得了成本鉆研技術,是億鑫豐的鮮明特點。
以億鑫豐模疊切疊一體機為例,該設備耗時三年、持續投入1800萬元用于技術研發。在模切和疊片工藝中,工序中最嚴苛、最關鍵的莫過于控制極片的毛刺和粉塵——若生產中稍有差池,就容易造成電池短路、嚴重影響電池的優良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億鑫豐模疊切疊一體機創新性地通過將設備左右分開、以轉盤加皮帶配合設計等巧思,有效解決了粉塵交叉污染、重片及物流過程中碰傷磕傷等問題。同時,由于該設備布局合理、設備集中度高,且操作方便無死角,不僅比市面上同類設備減少了占地面積,還減少了操作人員、提高了效率和產能。目前,該設備正在密集進行測試,預計明年將大批量生產推廣。
不久前,億鑫豐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速向鋰電設備細分領域頭部進發。
“中國是鋰電池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在新能源時代、萬億級市場即將爆發的時候,如果設備跟不上,就無從談擴產。為了避免中國在技術上受制于人、減少進口依賴,在自主研發、解決‘卡脖子’問題上,我們‘小巨人’企業義不容辭。”吳松彥說。
他透露,接下來,億鑫豐將搶抓產業風口,憑借前述模疊切疊一體機等幾款突破性產品大幅提高業績,以期符合北交所精選層要求,在未來資本市場中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數讀東莞“專精特新”企業
在2017至2018年全市42家“專精特新”企業的基礎上2019年新增52家2020年新增51家目前,東莞共有“專精特新”企業154家其中有79家入選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