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如何跨越?適老改造反響幾何?老齡社會怎樣才能貼心有溫度?10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舉辦“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共建數字包容社會”研討會,來自政、產、學、研的嘉賓、教授和企業代表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包容、平等等成為關鍵詞。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其中50歲及以上占比達28%,幾乎每10個網民中就有3個是中老年人。面對日益龐大的中老年人上網群體,潛在的風險也在與日俱增。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認為,目前老年人在面對數字技術時存在三大問題。
“一是缺乏自主性和從中獲益的意識,社會上存在著關于老年人數字技術應用的偏見和歧視,二是受個體收入、生理條件、城鄉分布等因素影響,老年人在設備獲取、網絡連接、數字素養等方面還有障礙,三是社會尚未構建起保護老年人信息安全、隱私安全、防范詐騙的法律保障。”杜鵬說。
杜鵬表示,解決上述問題要從“包容”和“平等”入手。“要把建設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數字包容老齡社會作為目標,讓新技術造福于全體社會成員,而不是在人群之間形成新的不平等。”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則更強調老年人學習新技術的必要性。
翟振武認為,數字技術現在是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支柱”,是提升社會參與的一種重要形式,要把“數字鴻溝”主動轉為“數字跳板”,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我們要幫助老年人掌握數字技術,開展數字時代‘新掃盲’。”
為積極應對老齡化,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各大公司也在紛紛開展產品適老改造。會議現場,騰訊微信、京東、快手等企業代表也帶來了最新的適老成果。
微信支付產品總監吳亮介紹,微信現已推出包括“關懷模式”“長輩無憂專線”等在內的多項服務,力圖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遇到的問題,努力為長輩們提供貼心、有溫度的服務。
“截至目前,微信支付‘長輩無憂專線’已為長輩用戶提供了超過75萬次的服務,專線客服人員平均每人每天要花大約500分鐘,來解答長輩用戶在微信支付中遇到的各類咨詢。”吳亮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