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公募基金經理忙于調研,為明年投資布局做準備。12月以來,公募調研超200家上市公司,受關注度較高的是通信電子設備制造業、新能源行業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頻繁現身。站在年尾,多位基金經理表示,2022年,權益配置的吸引力有望逐步增加。短期看周期,中期看消費,長期看成長。
年尾明星基金經理忙調研
Wind數據顯示,12月以來,公募基金已調研256家上市公司,其中醫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受調研頻次最高,此外,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相關上市公司,受關注熱度不減,頭部公募和明星基金經理的調研路徑也隨之曝光。
比如匯添富百億級基金經理勞杰男、胡昕煒,富國明星基金經理畢天宇、王園園、李元博、正心谷創始人林利軍等超35位基金經理親自參與調研德賽西威。從調研內容來看,機構主要關注公司在智能駕駛業務的產品與訂單情況以及公司的研發進展等。
中歐基金周蔚文、匯添富基金勞杰男、胡昕煒、楊瑨,富國基金李元博、景順長城基金詹成等一眾明星基金經理出席瑞可達的調研,此外,還有美銀證券等外資機構。瑞可達專注于連接系統和微波組件,產品廣泛應用于數據通信、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醫療設備、軌道交通等領域。今年以來,瑞可達股價已接近翻倍。
匯添富楊瑨現身“全球領先的智能平臺技術提供商”中科創達調研現場,此外還有來自興證全球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等頭部公募、安聯、富達、路博邁等外資機構。
雙星新材也是公募積極密集調研的公司,參與調研的基金數量超40家。僅12月8日,公司就吸引了超30家基金公司調研,包括博時、國金、匯添富、嘉實、南方等。雙星新材股價年內累計漲幅高達183%。
此外,電氣設備行業匯川技術吸引了廣發、博時、易方達等70多家基金公司扎堆調研,是目前為止12月公募調研最多的公司。
此外,潔美科技(68次)、電子元件(64次)、海爾生物(61次)、太極股份(59次)、納爾股份(57次)、水晶光電(55次)等個股被基金公司調研次數居前。
從基金公司來看,嘉實基金調研頻次最高,12月以來調研了高達58家上市公司;其次南方基金、廣發基金,數量均超40家。嘉實基金調研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等行業。12月14日,永太科技電話會議吸引了嘉實基金欒峰、徐穎婷、洪流、雍大為、劉杰等調研。該股10月底以來股價有所回調,年初至今漲幅近400%。
2022年權益配置吸引力或逐步增加
2021年進入倒計時,基金年度業績決戰已拉開序幕。從最新戰況看,“翻倍基”的數量處于持續變化中。另一邊,公募在忙于年底調研的同時,也在反復考量如何進行明年的投資布局。
永贏基金認為,當前市場主要寬基指數估值水平仍不算高,wind全A指數按照2022年預期盈利計算,對應市盈率低于中樞水平(按照2021年預期盈利計算在中樞附近),中證500、中證1000等指數市盈率更是處于歷史低位,中小盤指數市盈率仍有吸引力。明年全A板塊盈利增速整體會有下行,但上中下游的分化不會如今年極致。由于整體盈利增速下行,明年具有相對高成長性的板塊仍然具有稀缺性。投資方向上,短期看周期(比如地產、金融),中期看消費(比如白酒、醫藥、農業等),長期看成長(比如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光伏、軍工等)。
華安基金表示,2022年,權益配置的吸引力有望逐步增加。當前,風險溢價處于2010年以來的50%分位,處于歷史平均水平;權益性價比好于2011、2018年初。指數調整將增加權益吸引力,整體有驚無險。行業配置上,建議明年緊抓新發展理念“創新、開放、共享”的新機遇。創新方面,5G/數字經濟催生產業萌芽,AR/VR、物聯網等方向增速較高。同時,綠色低碳推動可再生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開放方面,中國產業政策持續對外開放,預期制造業/工業自動化邁上新臺階。同時,新冠口服藥研發提速,酒店/航空等疫情后周期行業有望階段性改善。共享方面,共同富裕、資管新規等推動居民資產配置從房產向資本市場轉移,財富管理行業有望迎來長期發展大機遇。
中歐基金經理成雨軒看好必需消費方面,她認為,疫情擾動,疊加社區團購、渠道庫存,三重因素導致整個消費,尤其是必需消費,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三季度經歷了非常大的困境。隨著明年渠道庫存逐步消化、社區團購影響消退、需求慢慢變平穩之后,必需消費品公司業績或將會有環比和同比大幅改善。對于可選消費的超額收益來源,她認為白酒等細分行業中部分企業具備很好的商業模式和很強的經營生命力。在目前賠率和勝率都不錯情況下,其中一些優質公司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