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今日舉行,我們看一下有哪些重要觀點。
周小川:有必要在上海股票市場開辟國際板
12月25日,在202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研究推進在上海股票市場開辟國際板。
“上海很早就嘗試過是否應該在A股市場或者說上海股票市場開辟一個國際板,我覺得這個想法雖然說當時可能時機還不太成熟,但是從現在來看還是很有必要的需要研究推進的內容。”
周小川說,當前整個國際環境對中國不是很友善,面臨的挑戰也很多,不是一個好的時機;但是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有很多發展中國家仍舊很難通過股權進行融資,中國應該考慮從這方面開始入手,允許一帶一路國家相對好的公司到這里發行。
黃奇帆:上海應積極爭取國際碳定價權
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表示,隨著碳交易規模的擴大,上海未來可以探索實現碳交易的標準化、連續交易、集合競價等金融市場的主流交易方式,當前采用競價候選以及部分地區T+5的原始交割方式,不利于發揮碳市場價格發現機制,也限制了碳交易的活躍度和交易規模。
他同時表示,上海還應積極爭取國際碳定價權,培育上海成為全球碳交易市場的有力競爭者。中國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碳市場,爭取國際碳定價權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現實意義。自2009 年以來,歐美曾經醞釀推出“碳關稅”,近年來主要的國際經貿談判及協議都越來越注重環境標準,目前包括世行、IMF 等國際機構都在積極研究推動為碳定價,如果我們不能推動形成權威的中國碳價,將來很可能又會像過去在大宗商品領域一樣被別人定價。
周延禮: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要找準“中國路徑”
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202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表示,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正進入加速度,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目前,國際上有多種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經驗,但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要找準適合自身的中國路徑。”周延禮說,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在建設目標和建設路徑的選擇上,應結合中國實際,抓住新一輪信息革命的契機,發揮中國市場運用金融科技的后發優勢,走創新之路,以解決再保險市場交易登記、存證、清算、結算的“痛點”為切入,建設數字化再保險“新基建”,實現“換道超車”。
當前,我國建設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有五大重要機遇。周延禮認為,一是中央和省市合作的相關文件相繼發布;二是我國保險業正快速增長;三是發達的金融市場作為支撐;四是先行先試的區位創新優勢;五是行業基礎設施的優勢。
機遇與挑戰并存。與國際上的再保險中心相比,上海在市場機制與結構、風險識別與定價、營商環境等方面還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周延禮表示,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困難與挑戰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再保險交易市場規模偏小,市場成熟度不足;二是再保險承保能力偏弱,產品與服務創新不足;三是再保險中心營商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
周延禮強調,建設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要重點把握三個方向:一是要發揮再保險在配置全球保險資源中的作用,堅持為實體經濟提供更高質量的保險服務;二是要通過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提高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支撐全國保險市場發展和引領全球再保險市場創新的能力;三是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再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銀保監局局長王俊壽:上海要打造“四個金融”
在12月25日舉行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俊壽表示,上海要打造“四個金融”,分別是紅色金融的圣地、綠地金融的高地、創新金融的寶地、清廉金融的大地。
“上海不是東方的‘華爾街’,未來是讓西方覺得它們是西方的‘陸家嘴’,上海要打造自己的模式。”王俊壽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