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板呼聲再起!周小川這樣說……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步履不停,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
12月25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202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表示,從當前的國內外環境來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必要研究推進國際板建設。周小川此番講話,再度將沉寂多年的國際板話題推到前臺。
事實上,近些年來,國內監管一直努力在拓展對外開放的空間。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等大量對外開放的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而隨著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入,對外開放的程度也會越來越深。比如,日前,滬港深交易所已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整體方案達成共識。
周小川再提國際板
周小川認為,從股權和債券市場來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主要聚焦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資金,要引導國內資金和國際資金流入流出;另一方面是國內國際雙重的籌資主體深度參與中國市場。
周小川認為,從當前的國內外環境來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必要研究推進國際板建設。雖然當前國際環境面臨諸多挑戰,但也可以看到,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沿線許多國家和地區許多企業很難通過股權和債權進行融資。應該考慮從這方面著手,允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比較好的企業到在中國市場進行股票發行。
周小川表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推進對外開放水平,加速國際化,還涉及到貨幣兌換、會計準則、審計準則,會計和審計工作的質量和透明度,財務報告透明度,語言、監管標準等問題,實現國際化,是對中國資本市場自身的推進,也會對對外開放水平有很大推進。周小川認為,建設國際板,要保護中國投資者通過這個市場投資“一帶一路”沿線上市公司時的利益,也要保護國際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此前曾嘗試推出國際板。2011年前后,不少監管人士表態,國際板在技術等方面已經全面就緒,但直至今日國際板依然尚未落地。
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
近年來,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的節奏也在加快。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不久前表示,面對疫情沖擊和國際經濟形勢變化,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但沒有放緩,反而呈現出開放速度加快、開放力度加大、開放范圍擴大的特點。幾年來,一系列開放舉措成效顯著,促進市場規模擴大、質量提升,中國資本市場成為全球資產配置日益重要的場所。
在交易方面,滬港通、深港通機制順利落地,內地股票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也為香港市場帶去了近2萬億人民幣的內地資金。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此前就談到,如果把滬深港通看作一個獨立的交易所,今年一季度的成交量在全球交易所中能排到第7位。在融資方面,目前已有4家上交所上市公司發行了GDR,籌資額達到了近60億美元。
近日,中國證監會就《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以下簡稱《監管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標志著以滬倫通為起步的境內外證券市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即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12月2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都發布配套業務規則,并自即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上交所介紹,在中國存托憑證業務推進過程中,上交所廣泛接洽國際公司,并與境內外各類市場機構就推進部分重點潛在發行人的發行上市事宜進行深入交流,積累了有效經驗。后續,上交所將繼續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一如既往地推進國際化戰略,持續深化完善跨境合作和互聯互通機制,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更高效地服務資本市場制度型雙向開放。
同日,兩地證監會聯合公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深滬港交易所及中國結算”)現已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整體方案達成共識。
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是互聯互通機制升級的又一個標志性成果,將使互聯互通現貨生態鏈更加完整,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市場共創雙贏:一方面,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可豐富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和交易品種,有利于境內外投資者更加便捷有效地配置對方市場資源;另一方面,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將進一步改善投資者結構,有利于推動ETF市場的健康發展。
下一步,深滬港交易所及中國結算將抓緊做好ETF納入標的相關的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包括修改相關規則并公開征求意見,預計需要6個月左右準備時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