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最牛打印店”北京榮大撤回IPO申請,曾被證監會質疑行業壟斷、咨詢業務合法性等
中國“最牛打印店”坎坷上市之路終止。
(相關資料圖)
證監會定期披露的IPO排隊名單顯示,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榮大)已于近日撤回了IPO申請。
北京榮大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4200萬元,主營為投行相關業務支持服務、印務、智慧投行軟件等三大業務。因占據全國90%以上的IPO申報文件制作市場,且距離中國證監會辦公地富凱大廈不足3公里,北京榮大在業內被稱為中國史上“最牛打印店”。
2021年6月18日,北京榮大IPO申請獲得證監會的受理,正式踏上IPO之路。公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開發行1.14億股新股,募資6億元,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1.83億元和3.3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23億元、0.37億元和1.14億元。
其中,“投行相關業務”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包括申報文件制作與咨詢、底稿整理咨詢、數據核對咨詢、投資項目及規劃咨詢、信披文件制作及咨詢。2018至2020年,公司該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54億元、1.17億元和2.4億元,占比分別為 47.90%、63.91%、72.34%,對營收的貢獻度越來越高。
2022年1月,北京榮大IPO申請收到首輪反饋意見,其中證監會對申報文件制作與咨詢業務的合法性進行了問詢。證監會指出,“北京榮大業務線員工出差去客戶現場辦公,深入客戶現場提供面對面的線下咨詢服務,提供服務的方式是否代替客戶進行盡職調查,北京榮大是否具備相應資質和相關業務的合法性。”
證監會續指,目前審核體制下,發行人申報文件并非全部公開,北京榮大提供實質性審查依據何在,“除公開發布的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外,北京榮大提供最新審核動態及公開回復案例是否參考了其他客戶的申報文件,是否經過相關客戶的授權,是否利用壟斷地位強制客戶授權,對于客戶非公開披露的信息,北京榮大相關收集、錄入、查詢等行為是否損害客戶利益,是否侵犯客戶的商業秘密。”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2020年,A股市場新增上市公司704家,與北京榮大有合作關系的有692家,比例為98.30%。以2020年為例,全年共950家企業申報上市,采購北京榮大IPO申報文件制作和咨詢、IPO底稿整理咨詢、IPO數據核對服務的公司分別有932家、614家和717家,市占率分別為98.11%、64.63%和75.47%。
據此,證監會對于北京榮大行業壟斷也提出了質疑,要求北京榮大及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披露北京榮大取得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原因,是否對外以監管部門唯一指定、認可的咨詢機構、材料制作機構或者可以向監管部門輸送利益等作為賣點進行不實宣傳。
作為一家以打印業務立身的公司,北京榮大自IPO輔導之日便獲得了極大關注,但這其實也增加了其IPO難度。
北京榮大在IPO輔導期間的擬上市板塊為創業板,后在正式提交IPO申請前將申報板塊由創業板變更為滬市主板。變更申報板塊的原因,公司解釋為“公司目前的行業定位、盈利能力及未來的發展戰略等方面更符合在滬市主板上市”。
彼時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北京榮大缺少科技成色,很多業務主要靠人力資源推動。數據顯示,2018-2020年,北京榮大的員工薪酬及福利費金額分別為2869.77萬元、4426.48萬元和9158.91萬元,占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55.94%、63.04%和 72.38%,是公司營業成本最主要的構成。
證監會受理北京榮大IPO申請剛半個月,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了最新一批20家首發企業現場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北京榮大位列其中。
現場檢查指證監系統工作人員檢查IPO企業的信披質量和中介機構的執業質量,實施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可運用多種方法獲取首發企業資金流水,生產、銷售、倉儲記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等文件資料。
現場檢查可謂是IPO的“殺手锏”,面臨檢查的企業壓力較大,多家企業被抽中現場檢查后選擇撤回IPO以規避風險。北京榮大被抽中后,并未選擇撤回,顯示出公司對自身的信心,但歷經一年的考驗后,北京榮大的首次IPO之路仍舊以撤回暫告一段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