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玉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走進位于蘇州相城區北橋鎮的覺林公園,隨處可見的綠色吐露著春的氣息,棵棵銀杏樹象征著那棵千年古銀杏生命的延續,挺拔的松樹在歷史的沉淀中煥發著新的生機……
讓人沒想到的是,如今景色宜人的公園,是由原先簡陋的臨時停車場改造而成。從千年古剎覺林寺原址,到北橋中心小學原址,再到如今的覺林公園,這一方土地既蘊藏了北橋一千多年的珍貴記憶,又彰顯著北橋“綠色蛻變”的華麗新生。
王玉鋒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統計,2022年以來,當地開發閑置土地復綠面積約2300畝,更多的公園與綠地出現在了百姓身邊,讓城鎮建設更有“顏值”,更具“溫度”,勾勒出一張“綠色北橋”的新名片。
騰空間、促轉型是當前北橋發展的重點之一。隨著該項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發展空間蓄勢待發,成為北橋“綠色蛻變”的轉化器。
在此過程中,北橋一方面深挖土地資源潛力,盤活閑置土地,充分打造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既提升城市品質,又提高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另一方面,加快推動閑置土地復綠工作,讓一處處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綠意盎然的景觀帶。
城市形象提升工作是北橋當前的另一項重點工作,它既是推動北橋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實現群眾美好生活愿景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當地致力于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居民集中生活區越來越多,道路交通越來越好,每一條道路的變化都承載著居民的期許,也牽動著居民的幸福生活。
“藍綠本底”始終是北橋的自然稟賦。這些年來,北橋街道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目標,不斷厚植水鄉底蘊,勾勒詩意江南美景圖。
其間,北橋努力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的新陣地,涌現了靈峰村陸家里、石橋村反戤郎、新北村小圩里、鵝東村蕩下浜、北漁社區等一批典型代表,在實現政策引導和村民期待的同頻共振、雙向奔赴中,勇敢探索魚米之鄉的北橋樣板。
在此過程中,北橋還加快推進“美麗菜園”建設。一隴隴規整美觀的菜地,一棵棵生態健康的蔬菜,映襯出村民們“向往的生活”?!懊利惒藞@”既保障了村民的基本需求,也為村莊帶來了新的活力。
近日,位于中涇路北側的一片拋荒田正在加緊建設,未來將被打造成現代化農業和農村的特色文化名片、展示農村風貌和民族風情的休閑勝地、學生課外實踐與科普的教育基地。
這里,“一心一廊+四片區”的整體格局之下,將開設包括特色蓮花營地、農耕文化長廊、菜園、花海等功能片區,讓村民群眾在田園中、在花園里,充分感受一段鄉愁、鄉趣、鄉伴的心靈之旅。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