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協同立法,讓“十年禁漁、保護長江”的承諾落地有聲。近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齊聚上海聯合召開發布會,共同發布《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并于當天起正式實施。
用時不到3個月,完成協同立法實踐
去年12月出臺的《長江保護法》,作出了長江流域禁捕的規定,同時也要求長江流域相關地方根據需要在地方性法規制定等方面建立協作機制。
為此,去年12月24日-25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坐到一起召開座談會,決定率先建立“十年禁漁”的省際人大工作協調機制,開展聯動監督、協同立法,推動“十年禁漁”相關措施的落實,促進和保障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上海市起草《決定》示范文本,各省結合本省實際,修改形成《決定》文本,爭取在2021年第一季度同步出臺。
今年一季度內,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審議并表決通過有關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法律性問題決定。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在解讀《決定》時說:“這是四地人大常委會為實施長江大保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協同開展的立法項目,體現了‘決策協同、文本協調、執法協力、監督協作’的特點。”
搭建互通共享四個平臺,聯合打擊非法捕撈
內容的一致性,保障行動的協同性。長三角三省一市表決通過的《決定》在主要條款、基本格式和實施時間上均保持一致。
各方《決定》均提出,建立健全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協同的閉環監管機制,探索建設船舶登記信息共享、漁船動態監管、水產品市場流通追溯監管和執法信息互通共享4個平臺,推進長江流域禁捕跨省聯動監管、協同立法、聯合執法,共同打擊破壞禁捕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上海的《決定》指出,本市依托部省際長江口禁捕管理工作協調機制,聯合江蘇省、浙江省協同推進長江口水域非法捕撈整治,加強長江口禁捕管理區管理。這一條款也同樣體現在其他三省的《決定》中。
“《決定》的出臺十分必要、非常及時,完全符合協同推進長江流域保護和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精神和要求。”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何曉明說,四地的《決定》都對探索禁捕跨省協同立法、聯動監督、聯合執法作出明確規定,為今后三省一市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上共同推進長江大保護提供了法治指引和制度保障。
先行劃定禁捕區域,后期可能擴大范圍
記者查閱到,上海的《決定》共十一條,包括總體要求、禁捕區域和期限、政府及部門責任、聯動機制、違法行為處置、司法保障和案件移送、執法設施和執法能力、社會參與、退捕漁民安置、長三角合作等。
目前,三省一市明確的禁捕范圍均為國家與省、直轄市確定的長江流域及重點水域。上海的禁捕工作主要涉及浦東新區、崇明區、寶山區、奉賢區、金山區。江蘇的禁捕范圍明確為長江干流江蘇段,長江河口規定區域,國家和省級水生生物保護區,滁河、水陽江、秦淮河和石臼湖等水域。浙江的禁捕區域為浙江管轄的長江口禁捕管理區海域和太湖沿岸水域。安徽將禁捕區域確定為水生生物保護區,長江干流安徽段,華陽河、水陽江、皖河、青弋江、漳河、滁河干流和菜子湖、巢湖水域,以及國家和本省確定的其他水域。
國家層面在劃定長江流域禁捕區、長江口禁捕管理區的同時,還鼓勵將“各省確定的其他重要支流”納入禁捕區。丁偉說,考慮到隨著各項工作的持續推進,上海的禁捕區域可能有所擴大,上海的《決定》就此留下空間,禁捕期限也按照國家和上海有關規定執行。
加強政策托底,做好退捕漁民保障
禁捕之后,大量漁民要上岸謀生,他們如何維持生計?妥善做好漁民上岸后的轉產安置,也事關長江禁捕退捕工作的成敗。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副主任委員李富榮說,在落實解決退捕漁民社會保障工作的基礎上,從2018年起,上海全面完成退捕任務,提前兩年實現長江上海段全流域退捕,并且在人上岸、證回收、船拆解、生活保障等方面做到了“5個百分百”,即漁船捕撈許可證100%回收、退捕漁船100%拆解、捕撈網具100%回收銷毀、退捕漁民100%納入社會保障、有就業意愿的退捕漁民實現100%就業。
記者注意到,各地的《決定》在保障退捕漁民安置方面都各有特色。上海規定,加強退捕漁民的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優先安排就業困難退捕漁民從事公益性工作,做好漁民退捕后生活困難兜底保障工作。
安徽的《決定》則明確,持續推進長江禁捕退捕漁民安置工作。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加強長江禁捕退捕漁民的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對符合就業困難條件的漁民按規定通過公益性崗位進行安置;民政、醫保等部門做好漁民的低保、臨時救助、醫保等工作;財政部門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見習記者丁波 記者蔡新華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