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再度出手解決大宗商品漲價問題。5月25日,國家發改委表示,近日出臺了《關于“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應對。目前經過監管層多次出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已出現回調態勢,5月12日之后,大宗商品快速“紅翻綠”。在專家看來,接下來最關鍵的是做好保供工作。
做好價格異動應對
今年以來,受國際傳導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5月中旬無縫鋼管等黑色金屬、液化天然氣、煤炭等大宗商品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無煙煤漲幅達17.5%。對此,《行動方案》提到,要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應對,及時提出綜合調控措施建議,強化市場預期管理。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輸入型因素,即以銅、石油等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上漲帶來的國際傳導因素,這些產品的定價權不在國內,其上漲主要源于全球需求復蘇加速和新興經濟體供給尚未完全修復帶來的供需不匹配,以及疫情期間釋放的天量流動性引發的通脹預期。另一類是國內因素,今年以來,國家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之下加大了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清理,導致鋼鐵、煤炭價格上漲。
多方聯手抑制市場過熱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連續兩次聚焦相關問題,其中在5月12日要求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5月19日國常會再度強調,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
在王靜文看來,大宗商品穩價的關鍵是保供。國常會也針對“保障大宗商品供給”部署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落實鋼鐵關稅調整、出口退稅等前期出臺政策,優先保障國內供給;督促重點煤炭企業增產增供;增加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新能源出力;加強大宗商品進出口和儲備調節。
緊接著,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聲明,有關監管部門將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對違法行為“零容忍”,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堅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
在相關部門一次次表態并出臺應對措施的同時,近期,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也先后多次發布公告,對部分價格上漲過快的品種相關期貨合約采取提高交易保證金標準、提高交易手續費標準、擴大漲跌停板幅度等臨時監管措施,加強市場引導,抑制市場交投過熱。
深化價格機制改革
一系列部署預示著大宗商品價格降溫在即,除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應對外,國家發改委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將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健全重點商品監測預測預警體系,加強糧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等。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保供穩價成效顯著,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不斷完善,經受住了新冠肺炎和非洲豬瘟疫情的沖擊和考驗。《行動方案》對“十四五”時期價格機制改革重點任務作出部署,加快補齊短板,以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為重點,健全監測預測預警體系,完善調控工具箱,強化政策配套,提升保供穩價能力和水平。
“這些舉措主要是強化預期管理,防止企業在漲價預期下加大備貨、積極補庫導致價格進一步上漲,預期自我實現。”王靜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些舉措有一定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還可考慮引導人民幣適度升值,以適當抵消進口價格效應。”
據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分析,目前經濟繼續呈現“外需旺、內需穩”的態勢不變。本周,螺紋鋼、焦炭、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調,預計這一類以國內定價為主的大宗商品價格高點可能已經到來,這一變化一定程度也將緩解PPI持續上行的趨勢性壓力,PPI年內同比增速高點預計在今年5-6月。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呂銀玲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