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隨著消費需求和政策鼓勵的疊加影響,各地的夜經濟格外火爆。今年,除了餐飲、零售等傳統行業,旅游、文化行業也紛紛開設夜場,掘金夜市。
夏日夜間消費火爆
7月23日,周末的傍晚,隨著夜色漸濃,作為“夜京城”地標的北京三里屯也越來越熱鬧。在三里屯的核心區域——太古里,消費者如潮水般不斷涌入,周邊的馬路甚至出現持續擁堵,餐廳、商場生意火爆。一直到晚上十點,中國商報記者看到依然有大量消費者不斷到來。
和北京三里屯一樣,作為城市地標的上海南京路,在夏日的夜晚也成為消費者流連忘返的好去處。中國商報記者看到,即使在夏日非周末的夜晚,南京路步行街上也客流如潮,一些奢侈品專賣店門口甚至將近深夜十點還有顧客排隊等候進店。
“我們南京那些地標性商業街區晚上的客流量也很大。”一位南京的年輕消費者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進入夏季,他們也很喜歡在晚上逛街,和白天相比,晚上更涼快,逛起來更舒服。
近年來,夜間消費規模越來越大。商務部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夜間經濟市場規模已達到22.8萬億元。2019年,北京王府井夜市出現超過100萬人的高峰客流,上海夜間市場銷售額達到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源于夜間,廣州服務業產值55%來源于夜間經濟。
夏日夜間消費占比更重。以夜間消費排名全國第一的上海為例,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海夜間消費金額環比一度下降八成,但隨著5月、6月各種夜生活促銷活動的推出,夜間消費額反超2019年同期水平。特別是進入夏季夜間經濟旺季以后,上海市夜間消費更是創下近年來的新高。其中,2020年8月上海夜間消費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31.8%,達到近年來單月最高水平;9月較上年同期增長42.1%。
進入夏天,全國各地紛紛推出多項舉措來促進夜經濟的發展,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夜經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北京小誠互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夜行地圖項目負責人劉敬元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們主營業務是為集中在夜間營業的商旅文體用戶進行文化和技術賦能,根據他們掌握的數據,今年,夜間經營的商戶的業績總體上反彈勢頭很猛,復合增長率不但明顯高于2020年,甚至超過2019年。
文旅業紛紛入局掘金
“今年夜經濟的另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多元化。”劉敬元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以前,夜經濟的主體是餐飲、零售等行業,而今年,很多旅游、文化、展覽項目都將經營時間延長至夜間,展開了夜間服務,夜間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產品不斷涌現,從而使得夜經濟呈現出更加多元、立體的格局。
以北京為例,今年4月28日,北京市商務局啟動了“2021北京消費季·夜京城活動”,參與活動的商家除了京城知名的商業街、購物中心等外,還包括了北京歡樂谷、花卉大觀園等旅游景點,以及一批博物館。其中,北京歡樂谷天光夜譚項目夜間演出接待游客已達50萬人次,營業收入近9000萬元,五一期間更是創下了歷史單日營收1000萬元的最高紀錄。
在上海,很多旅游景點和文化場所也紛紛開設夜場來吸引游客。7月6日,海昌海洋公園聯合攜程旅行網發布了“海昌·夜時光”產品生態體系,該產品系列包括了在海昌海洋公園進行夜間游園、娛樂、餐飲和住宿等一系列項目,并在海昌旗下分布于全國九個城市的海洋公園同時推出。
海昌海洋公園之所以專門推出夜場項目,是看好夜經濟的巨大潛力。數據顯示,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夜場二次消費收入占夜場開放期間總二次消費收入的20%;夜場開放期間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度假酒店入住率較非夜場期間提高20%以上。海昌海洋公園的數據顯示出了夜游經濟,尤其是深度夜游產品在消費端的熱門趨勢。
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打擊后,夜經濟正在成為文旅行業開拓市場空間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根據攜程發布的《2021上半年旅游夜經濟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用戶人均夜游次數達1.3次;人均消費達187元,同比提升約25%;上半年夜游景區及玩樂門票銷量同比增長469%。今年五一黃金周、端午假期,夜游門票訂單量對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約1.5倍、3倍。
此外,夜游用戶群體也趨于年輕化、親子化。今年上半年,攜程夜間票量訂單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90后夜游族增長近3倍,00后增長4.5倍;近三成的家庭出游會涵蓋夜游訂單,親子夜游家庭同比去年增長215%。
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通知,決定開展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工作,提出將分批次遴選、建設200家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此舉有望助推文旅行業的夜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政策不斷加碼夜經濟
夜經濟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市場對夜間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層面推出了很多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將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作為其中主要內容,明確了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的重點任務。“夜經濟”由此成為國家層面促進消費的20條意見之一。
2020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賦予夜經濟新的發展意義,夜間經濟更加受到重視,各地紛紛出臺支持政策。新元智庫聯合小誠互娛共同編寫的《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2020)》統計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各地出臺的夜間經濟相關政策是2019年全年的近四倍。
此外,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我國共出臺夜間經濟高度相關政策共計197項,其中以夜間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共82項,近七成省級行政區出臺政策推進夜間經濟發展。
在政策層面,各地對夜經濟的發展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中,北京推出諸如優化夜間公交、發展深夜食堂、鼓勵商場延長營業時間等多項措施,從文商旅各個層面鼓勵夜間經濟發展。
根據北京市的計劃,到2021年年底要打造一批“夜京城”地標、“夜京城”商圈、“夜京城”生活圈,營造開放、有序、活躍的夜間經濟環境,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上海市則提出建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由各區分管區長和具有夜間經濟相關行業管理經驗的人員分別擔任“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深圳和成都均以繁榮發展夜間經濟作為刺激消費的重要手段,深圳主要體現在打造夜間經濟示范街、特色夜市活動、夜間網紅打卡地,成都則側重打造100個夜間經濟示范點;重慶則致力于推進商旅文體深度融合的夜間經濟集聚區建設,將夜間經濟納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巴渝新消費行動的重要內容。
劉敬元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在消費增速逐年放緩的形勢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促進消費增長成為迫切需要,促使政府更加重視發展夜間經濟。在政策的倡導和支持下,夜經濟發展將不斷迎來新的利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