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2000年出生的楊倩射落中國隊首金。同樣出生于2000年,廣東援鄂醫療隊年齡最小護士劉家怡白衣執甲、逆行而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未來5年,00后陸續進入職場,成為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當中有如楊倩那樣的奮勇爭先者,也有如劉家怡那樣的無私奉獻者。
與80后、90后相比,00后成長環境和時代經歷都有明顯的不同。當00后成為打工人,這一波洶涌的“后浪”,會給職場帶來多大的“風浪”?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幾位步入職場00后,看看他們的擇業意愿、職業期待有何不同。
觀念
更多樣化的職業,更大的自主選擇度
沿著激光直線找定位、鉆孔、固定支架、打膨脹螺絲……8月3日,中建四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項目工地上,工人楊則成系著高空作業安全帶,站在室內4米高排水管上,一氣呵成將一個支架固定在墻頂上。
2002年出生的楊則成來自湛江,父母均在老家務農。他的兩個妹妹都在私立學校上學,每年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要3萬元。“父母務農所賺的錢不夠支撐這個家的各項開支。”不滿18歲的楊則成向父母提出,“想早點進入社會謀生”。2019年的高中暑假,他到深圳親戚辦的一家印刷廠打工,“每月能拿到2700元”。“第一次拿到工資全數上交媽媽。”他記得當時備感欣喜,“終于能為家里分擔經濟壓力。”隨后,父母給楊則成找了烹飪學校入讀學手藝,“過了半年,對烹飪提不起興趣,只好作罷。”父母又幫他聯系了一家手機配件制造廠,“流水線工作沒技術含量,干不了多久就辭了。”楊則成說,“父母希望我趁年輕學一門技術,將來生活不用愁。”幾經輾轉,今年3月,楊則成通過堂哥介紹來到廣州的建筑工地學習電氣安裝。
不同于楊則成入行因生計所迫,2004年出生的楊澤凱更多是興趣驅使下對職業的自主選擇。這也是00后擇業的一大特點。70后、80后為主體的父母相對開明,尊重子女多樣化的職業選擇。“00后擇業傾向于尋找趣味性、創意性較高的職業,比如主播之類。”兼職貓聯合創始人、總裁甄藹儀告訴記者。
楊澤凱4歲開始接觸電腦游戲。初中畢業后報讀了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的電子競技與運動專業。今年3月,楊澤凱加盟學院組建的WDG戰隊,參加5月份舉辦的第三屆王者榮耀全國大賽華南大區決賽,奪得季軍。“一晚上打了8場,結束時手麻了,嘴也麻了。有一場比賽中,我反殺對手逆轉戰局,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楊澤凱說,“父母一直反對我以電競為職業,但看到我拿到大大小小各類比賽的優秀名次,他們轉變了態度。”
比賽期間,每天下午1點到次日凌晨1點,楊澤凱和他的隊友都在實訓。看到孩子們為夢想奮力拼搏,父母也逐漸理解和支持他們的選擇。楊澤凱的隊友樊盛輝說:“不管實訓到多晚,媽媽都會全程陪著我。”
態度
年輕是標簽,有沖勁干勁,能吃苦
#FormatImgID_2#
身著戲服的麥衛明 受訪者供圖
“每年兒童節都算生日”的深圳女孩麥衛明生于2000年6月1日。在她的成長過程里,一位來自戲曲世家的玩伴影響甚大。“我被戲曲深深吸引了。”當麥衛明的同齡朋友都去學習鋼琴、舞蹈等“流行文化”時,她自己則選擇擁抱粵劇這一傳統的“古老藝術”。
2014年9月,14歲的麥衛明考入廣東省粵劇學校。除了外出表演,麥衛明大部分時間都在練功房里度過。旋轉、騰空,接著再旋轉……一桿標槍在她手中舞得虎虎生風。
“把子功、腰腿功、身段、毯子功、手絹功……這些都是粵劇演員基本功,動作和程式都是固定的,要非常熟練,必須一遍遍地練習。”麥衛明說,“這種重復演練不是機械的,要從每一次的重復里體會細微的不同。”
8月12日,記者見到麥衛明時,她正在使用“壓腿神器”在練功。“我們用舞臺壓道具的20多斤鐵砧來壓腿,常年負重可以讓腿的柔韌性變得更好。”麥衛明在練功中也發生過意外。“有一次,在高臺上做技巧跳下來,底下毯子沒鋪好,腳踩到毯子邊緣,導致腳踝骨折。”去醫院打了石膏,麥衛明也沒落下學習課程。麥衛明的微信名是一個可愛的卡通形象:麥兜。她說,“也許是我是個樂天派吧,再苦再累也能自己扛過去。”
現在,雖然傳統戲曲逐漸式微,可對于基本功要求卻沒有降低標準,仍有00后樂此不疲地傳承這高難度的“吃苦”行當。他們同樣勤奮,也能吃苦。
這一觀點,邱駿城頗為認同:“00后的標簽,代表年輕,同時也是有沖勁、有干勁,不怕苦不怕累。”2001年出生的他,今年剛從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到深圳市鹽田區人民醫院實習后,留院任職護理員。三班倒、巡視病房、照顧患者的飲食起居……是他的工作常態。“護理工作要求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邱駿城說,“有的患者情緒不穩,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耐心、細心和愛心去陪護。”
在烈日下奔走送餐的羅藝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觀點。今年滿20歲的羅藝已是一位資深職場人。他學過電焊,練過地推,現在是一名外賣騎手。“每天上午10時上線,晚上9時下線,一天大概能送30多單。”羅藝說,“跑了兩個月,徹底被曬黑。”
“父母身上有股拼勁,值得我學習。項目正在趕工期,每月僅休息2天,勞動強度非常大,要求很能吃苦才行。”楊則成帶著這股拼勁在項目工地上工作,分別跟著幾位不同的師傅學習,遇到不懂的工藝及時請教。師傅現場示范一遍,他跟著操作一遍。支架安裝師傅邱平斌評價道:“楊則成干活非常賣力,交辦的各項任務都完成得很好。”
情懷
讓家人過更好生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情懷有大有小。老家在江西贛州的羅藝有個“小目標”——讓父母不再有經濟壓力,把他們接到廣州,有時間帶他們去轉轉。如今,羅藝會自覺延長工作時間,“想多掙點錢”。
這份源于家庭的責任感,楊則成也有。“在項目工地干活包吃包住,每月工資6700元。我會第一時間轉3000元給媽媽,還會買生日禮物給妹妹們。”楊則成說,“前段時間給上初二的妹妹買了塊手表,方便她做好時間管理,提高學習效率。”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楊則成沒有長遠職業規劃。他現在的想法是:“全力做好工作,賺更多的錢,讓妹妹們完成學業,讓家人過更好生活。”
相較于羅藝、楊則成的“小情懷”,陳國恩的工作“情懷”要大一點。出生于2001年的陳國恩,去年從廣東黃埔衛生職業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后,成為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院外科護士。她還是醫院緊急支援院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擊中心年齡最小的一員。
今年5月,陳國恩非常忙碌,忙完廣州市荔灣區站前街的核酸采樣工作,馬不停蹄地趕往海珠區支援。現場,她身穿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再戴個面屏,與20多位同事輪番上陣采集咽拭子,“有時汗水滴到眼里,甩甩頭繼續干”。
“因為天氣炎熱,‘全副武裝’容易體力不支,原定一個班次3小時,后來縮減為2.5小時。”為了給其他同事擠出更多休息時間,陳國恩和同齡的護士陳瑤搶著干活,兩人一天采集了近6000份核酸樣本。
“這次抗疫經歷,讓我明白醫護工作者不僅是一份領著薪酬的職業。我可以用更多時間到更遠地方,幫助更多患者。”目前,陳國恩正攻讀大專學歷,重點學習醫護英語,“希望有機會到國外開展醫療援助”。
理想
把未來要做的學透,以后有更多可能
“誰不想上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楊澤凱和他的隊友們抱著“殺進重圍、闖進決賽”的想法聚在一起,資金不足,就把參賽所得獎金全都用作經費,就這樣咬牙堅持著,拿了不少名次。6月30日,楊澤凱簽約北京天益博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加入北京TY戰隊,這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最為專業的電競中心,旗下團隊曾在多項直播賽事中奪冠。“離夢想更進一步。”楊澤凱說。如今,他正在為下一場比賽認真訓練,期待能在比賽中拿到好名次。
麥衛明看上去有些“老相”,最常扮演是老旦和彩旦。她戲稱:“一直演‘大人’的角色,自然早熟。我首場老旦戲扮演的是岳母,在岳飛的后背刺‘精忠報國’。”2019年,麥衛明學成,正式成為一名戲劇演員。“未來想把‘行當’做出名堂。”她說,“成為戲劇演員是我的理想,能堅持一輩子就更酷了。”在朋友圈里,麥衛明會把舞臺掠影搭配上俏皮的文字做成表情包,“很有趣,很多人拿來用”。近期,國內首部4k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上映,掀起“戲曲+電影”方式演繹粵劇的風潮。“這給了我很大信心,未來可期。”麥衛明說。
在當前的職場上,00后仍是最年輕的群體,盡管有人已有不俗表現,但更多人仍處于學習和鍛煉的階段。
在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一家制造廠工作不足3個月的00后施頌渠深有體會。“有挫折是好事,可以邊學邊琢磨,把未來要做的學透,以后有更多可能。”
“看著自己護理過的患者康復出院,成就感滿滿。”到崗前,邱駿城考取了護理工作的相關證書,在產科、急診科都干過,得到過很多同事的幫助和指導。“我還年輕,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多學習。”
邱駿城設想30年后的自己:“成為護理行業的技術能手。”此前,在廣東省第一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總決賽上,他與來自全省的176名選手同臺競技。“比賽注重考察實操能力,采用場景模擬并導入真人情景案例,讓患者親身體驗選手的服務。這次參賽經歷讓我受益匪淺。”邱駿城說。
選擇外賣騎手這份職業,羅藝看中的是“上手快、多勞多得,收入還算可觀”。他計劃開一家餐飲店,“一直想做生意,哪個行業都有信心,但現在經濟基礎不夠,要先努力賺錢攢錢。”羅藝每次取餐送餐,都會觀察商家的裝修風格、上座情況以及賣點等,為日后開店提前做市場調研。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