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跨省規劃建設有望在“一套標準”下實現協調管理。
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啟動區規劃建設導則》(下稱《導則》)對外發布后,上海市政府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導則》內容。
“《導則》將為規劃管理人員在規劃建設、審批過程中提供依據,為規劃設計人員編制規劃和開展工程設計提供技術指導。規劃建設導則是示范區又一項重要制度創新成果,無人區里闖新路,成果來之不易。”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在發布會上表示。
據悉,《導則》是我國首跨省域的規劃建設導則,先行啟動區范圍(660平方公里),示范區整體范圍(2413平方公里)可參照執行。
根據張忠偉介紹,《導則》共分為生態環境、城市設計、綜合交通等3個重點領域,形成1.0版本。其中,生態環境上,是要從生態空間、生態景觀、生態環境三個方面建構示范區生態環境保護管控指標體系;城市設計上,從城鎮和鄉村兩個方面構建了示范區城市設計管控指標體系,完善示范區歷史文化保護體系;而綜合交通上,則從公共交通、道路交通、特色交通和智慧交通四個方面建構示范區綜合交通管控(指標)體系。
這一全國首部跨省域規劃建設導則有何亮點?
張忠偉表示,《導則》探索了“就高不就低”的規劃標準,通過全新的“3+1+X”模式(3是指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三地現行標準,1是指遵循國家統一標準為前提,X是指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力爭每一項指標的論證過程清晰可辨,充分體現標準制定的先進性與科學性,保障示范區高質量目標的具體落實。
同時,《導則》統籌底線管控與彈性發展。張忠偉說,規劃建設導則提出了100個核心管控指標,其中30個是強制性指標,70個是引導性指標。強制性指標針對規劃建設中所需要遵循的底線制定,是必須遵照執行的內容;引導性指標則是針對規劃建設的探索性、創新性要求,著眼于協調性、兼容性以及必要的彈性空間,引導采用最為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
據了解,《導則》的編制方包括了執委會、兩區一縣人民政府、東南大學段進院士團隊、上海規劃院、上海市政院等以形成扎實的理論基礎。
“一份好的規劃建設導則是要實現價值導向、系統化、好用管用。”中科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表示,以往編制的標準都是只針對單一行政主體,只管轄區內的事務,而此次導則是要解決三個行政主體間的統合問題,這對促進示范區規劃建設管理的一體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