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A股市場出現調整后,可能帶來新的逢低布局投資機會,這一次中小企業股票能否繼續領跑市場?
2022年7月22日,中證1000股指期貨和期權交易正式掛牌交易,同日多家基金公司也發行了中證1000指數ETF相關產品。
經歷了5月和6月的反彈后,7月到8月初A股出現了一定的調整。8月4日,中證1000的ETF產品開始上市交易,投資者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買賣相關產品。
中證1000指數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證800指數成份股后,規模偏小且流動性好的1000只股票組成。中證1000指數成份股反映目前A股市場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國泰君安分析師方弈表示,中證1000指數具有典型的科技成長屬性。中證1000指數的行業分布結構偏重新興產業,其中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等行業個股數量占比較高。電力設備行業平均市值最高,在指數成分股中所占權重也最大,占比達10.9%,醫藥生物和電子行業緊隨其后,權重占比分別達10.77%和10.36%。該指數成分股的市值體量偏中小市值,成分股平均市值為120億元,體現了指數的中小型企業特征。
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中證1000股指相關衍生品的推出,填補了我國小盤股風格風險管理工具的空白,進一步豐富了指數化投資和股票多空的策略應用空間,也將有助于指數生態圈建設。
當小公司“長大”后加入大公司的行列,在指數上也會表現為成分股的迭代。目前,國內市場的寬基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關系,中證1000指數的成分股在經歷大幅上漲市值提升后,可能會成為中證500指數的成分股;中證500指數的成分股在經歷大幅上漲市值提升后,可能又會成為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
“指數成分股定期調整是指數保持生命力并維持風格特征的必要環節”,林偉斌認為,不同寬基指數的特色與定位是不同的,寬基指數之間的“吐故納新”有利于保持指數特色。
2021年以來,國內中小市值公司的股價表現更加理想,但A股市場經常出現市值風格切換,接下來A股小盤股能否繼續領跑?
粵開證券分析師陳夢潔表示,我國經濟復蘇預期仍將持續,也為后市中小盤的盈利修復彈性奠定基礎。資金層面,宏觀流動性依舊處于相對寬松階段,但在全球流動性收緊趨勢下后市貨幣寬松可能收到一定掣肘;微觀流動性中公募基金發行有所回暖,以北上資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依然邊際流入醫藥生物、新能源、化工等高成長行業,而以中證1000為代表的小盤股“雙創”和“且精特新”含量都顯著優于大盤指數和中盤指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