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遠水”已救不了歐盟的“近火”,而歐洲還需要和其他國家拼搶資源。
14日,國際能源署(IEA)在9月的石油市場報告中表示,當2023年2月歐盟禁運全面生效時,世界上最大石油出口國俄羅斯的石油銷售量可能同比下降近17%。報告發布后,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1%觸及每桶94美元。
市場由此擔心,俄羅斯出口暴跌將使原油價格重新飆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而作為歐洲補充能源供應的潛在選項,美國頁巖產行業卻警告說,其無法在今年冬天增加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來補足歐洲的能源缺口。
(資料圖片)
“美國不可能再抽出大量頁巖油,我們的產量就是這樣。”頁巖區最大的投資者之一、私募股權集團Quantum Energy Partners創始人范洛(Wil VanLoh)說,“對歐洲不會有任何救助措施,無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想近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2021年歐洲大陸天然氣價格飆升時期,全球有大量運送液化天然氣(LNG)的船只轉向西歐,其中甚至包括來自澳大利亞的LNG船。
“但海上LNG船運量是有限的,無法僅僅憑靠LNG。而如果單純從美國進口,遠距離運輸成本太高,而且安全性也沒有辦法得到保證。”李想稱。
美國不愿增加產量
據歐盟委員會數據,歐盟消耗了全球能源供應總量的11%,目前其40%的天然氣和25%的石油依賴從俄羅斯進口。歐佩克(OPEC)秘書長巴爾金多(Mohammad Barkindo)此前表示,全球沒有足夠的石油產能來彌補俄羅斯供應的空白。上周,OPEC集團還宣布了一項開始縮減產量的計劃。
美國是僅次于俄羅斯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今年則有望超越卡塔爾和澳大利亞,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今年前四個月,美國向歐洲出口了74%的LNG,而去年對歐洲的出口量僅為美國出口總量的34%。但美國已經無法向歐盟提供更多了。
美國頁巖油巨頭先鋒自然資源(PNR)首席執行官謝菲爾德(Scott Sheffield)認為,頁巖油不會再大幅增產,因為沒有公司增加鉆井鉆機。而隨著供應的收緊,今冬原油價格可能會升至每桶120美元以上。
最近幾周,美國運營中的鉆機總數停滯不前,每口井的生產率也大幅下降。能源投資公司基默里奇能源(Kimmeridge Energy)首席執行官戴爾(Ben Dell)解釋稱,華爾街的頁巖行業投資者不太會情愿大幅增產,他們更喜歡低產量、高利潤的模式,而不是規模增長模式。
歐盟和亞洲成為競爭對手
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分析稱,隨著歐盟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往來,歐盟將與亞洲成為能源進口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據貿易商稱,隨著歐洲需求的增加,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日本和韓國擔心自己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被擠出市場,因此兩國已在尋求確保冬季及以后的供應。商業資訊服務商IHS Markit全球電力和可再生能源主管周希舟認為:“如果出現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日本和韓國可能需要額外的現貨,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與歐洲買家競爭。”
而能源爭奪戰已經出現兩敗俱傷的跡象。
“俄羅斯通過反制裁削減供應的陰影正導致歐洲瘋狂地囤積進口液化天然氣、原油和柴油,為此歐洲人的出價通常會超過亞洲買家。”切拉尼說,“今天的能源市場無法承受像日本這樣的大型經濟體加入歐洲的爭奪戰。歐洲為確保替代能源所做的瘋狂努力,已經給其他能源進口國帶來了麻煩。”
據英媒分析稱,歐盟較高的價格意味著貿易公司有更大的動力將LNG貨物運到歐洲,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率。歐洲和亞洲的價格差異非常大,以至于在某些情況下,在亞洲簽訂長期合同的貿易商甚至愿意撕毀現有的合同,支付懲罰性賠償金,因為即使這樣,他們在歐洲轉售時仍然可以賺取利潤。
由于需求大于供應,現貨LNG和煤炭的價格飆升至破紀錄的水平。雖然日本和韓國等發達經濟體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承受較高的價格,但其他財政緊張的亞洲發展中國家則不得不承受價格飆升的沖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