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能源危機席卷全球。
國際油價坐上過山車,價格在年初一度飆升至接近140美元/桶,臨近2022年的尾聲,又陡然下挫至70美元/桶附近,波動率近100%。
(資料圖片)
回顧這一年的原油市場,“歐佩克+”、美國、歐盟、中東等輪番上場,從各方面影響原油市場,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
一路飆升
3月,俄烏沖突爆發,全球避險情緒上升,大宗商品之王——原油價格一路飆升。
市場因為擔心供應中斷風險,供應難以滿足需求,造成油價“失控”。
當月8日,紐約和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分別收于123.7美元/桶和127.98美元/桶,達到2008年以來的新高。三天后,WTI原油期貨沖高至130.5美元/桶,相較2021年12月3日收盤價漲幅高達97.07%;布倫特原油期貨當日沖高至139.13美元/桶,漲幅高達98.36%。
6月,歐盟完全禁止俄油進口的決議為油價添了一把火。歐盟方面宣布對俄羅斯第六輪制裁達成一致,即立即禁止進口75%的俄羅斯石油,通過管道供應的石油暫時例外,意味著西方對俄制裁進一步升級。
彼時,ICIS全球原油分析師巴尼·格雷(Barney Gray)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歐盟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可能會導致超過200萬桶/天的石油被禁運,但是現在歐佩克+承諾的增加產量僅為21.6萬桶/天。”
高位盤整
為平抑油價,美國宣布釋放戰略儲備,整個二季度,油價基本在高位盤整。3月底,美國宣布在此后六個月內從其戰略石油儲備中每天釋放100萬桶石油,累計釋放1.8億桶。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自美國宣布加速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起,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從6月近120美元/桶的高點下滑至11月的80美元/桶左右。”
“美國戰略原油儲備制度建立之初,是為了應對短期石油的供應沖擊。”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今年美國戰略儲備的大量投放有效補充了短期的流通供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油價大幅上漲的風險。如果明年美國轉為回購戰略庫存,將對需求形成部分的提振,或可一定程度防止油價大幅度下跌的風險。”
10月,原油市場上的美國與“歐佩克+”之間的多空博弈走向白熱化。眼見紐約油價在9月底跌破80美元/桶,“歐佩克+”宣布下調原油生產配額并通過減產來調控原油供給量。
當月5日,“歐佩克+”(包含歐佩克13個成員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10個非歐佩克產油國)及在月度例行會議上正式宣布下調配額200萬桶/日。該減產幅度是2020年疫情發生后產油國同意大幅減產以來最大的減產幅度,減產規模相當于全球石油出口總量的2%。
在歐佩克+超預期減產消息的刺激下,國際油價震蕩區間由消息宣布前的80~90美元/桶,上調至90~100美元/桶。在短短五天內,紐約油價累計上漲16.54%,布倫特油價累計上漲11.32%,均創下了七個月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回吐增幅
步入11月,整個市場籠罩在經濟衰退的擔憂情緒中,終端石油消費的需求持續萎靡。
疲軟的需求表現直接反應在油價上,價格一度從年中140美元/桶的歷史高位跌破80美元/桶,“回吐”俄烏沖突以來全部漲幅。
11月28日,國際油價跌創下近11個月新低,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度下跌至73.60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盤中下探至80.81美元/桶。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團隊在《首席宏觀報告:弱需求驅動油價創年內新低》報告中指出,今年11月以來,國際油價續下行,創下年內新低。“一方面是因為針對俄羅斯原油出口的‘限價令’正式實施加劇了油價波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場對需求的悲觀預期。”
談及12月初國際油價罕見祭出“六連跌”的背后推手,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姜娜認為,“這是因為受到投資者擔憂美聯儲延續激進加息政策、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下調能源需求預期以及成品油庫存增加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
此外,機構對于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也不樂觀,而這種低迷的經濟預期反過來又侵蝕了本就處在低位的原油需求。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預測稱,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下滑至2.2%,低于2022年3.1%的增速。其中,美國的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0.5%,歐元區將從3.3%降至0.5%。
“受到三年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3.2%放緩至2.7%,但實際增長率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會低于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稱。
12月,歐佩克在月報中下調了明年一季度的原油需求預期,相較上個月,預計全球對其原油需求或將下滑38萬桶/日。
2022年步入尾聲,影響油價降價的另一因素是俄油價格上限與禁運制裁政策的實施。
12月5日起,歐盟、七國集團(G7)和澳大利亞開始執行對俄羅斯海運出口原油設置60美元/桶的價格上限。
該限價措施意味著,任何想要獲得歐盟提供的關鍵服務(尤其是海運保險)的人,都只能在這個價格上限以下購買俄羅斯石油。在限價令實施后的一周,曾經高度依賴俄油的歐洲市場基本停止了從俄羅斯進口原油。
2023年油價怎么走?
展望后市,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盡管當下國際油價走勢明顯呈現出需求預期定價的邏輯,可能需求端也確實是明年油價變動的主要線索,但市場似乎對供給沖擊的定價尚不充分,我們還是應對因非經濟性因素而可能出現的短期供給和貿易擾動抱有一定警惕。
中泰證券分析稱,鑒于對俄油的“限價令”仍然處在過渡期并且限價高于俄油成本及市場價,所以短期來看,全球油價趨勢將保持區間震蕩;中長期來看,隨著歐佩克減產壓力增大,疊加俄羅斯未來或將進一步減產的警告,市場的供給側仍將趨緊。
“預計2023年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將升至110美元/桶。”摩根士丹利認為,2023年石油市場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七大關鍵領域的不確定性,包括航空業的復蘇情況、中國的需求狀況、歐盟對俄油的禁運制裁、柴油供應的緊張程度、美國頁巖油氣的前景、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釋放的結束以及能源行業的資本支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