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A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漲0.02%,深成指跌0.22%,創業板指跌0.44%。兩市成交額連續兩日突破1萬億元。
板塊方面,CRO概念、飲料制造板塊拉升;教育、券商板塊跌幅居前;ChatGPT概念沖高回落。
(資料圖片)
具體來看,飲料制造板塊漲幅居前,燕京啤酒、香飄飄、中葡股份漲停。
半導體板塊表現活躍,瑞芯微漲停,龍芯中科漲超12%,寒武紀、北方華創漲超7%。
【資金流向】
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26.9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0.12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6.82億元。
主力資金尾盤持續凈流入電子、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板塊,凈流出非銀金融、電力設備、國防軍工等板塊。
具體到個股來看,視覺中國、北方華創、東方鋯業分別獲凈流入7.54億元、7.31億元、6.56億元。凈流出方面,貴州茅臺、中航產融、隆基綠能分別遭凈流出6.45億元、5.27億元、3.93億元。
【機構觀點】
中信建投:作為資本市場改革重要環節之一的“全面注冊制”推進步伐有望迎來加快,全面注冊制背景下整體市場IPO規模有望進一步放量,直接利好券商投行業務;頭部券商更加專業化的項目選擇、質量審核、研究定價等能力優勢將進一步被放大;創投類企業投資項目的退出渠道得以更加暢通,進而增強相關企業盈利能力。關注可能受消息利好提振板塊情緒的券商及創投概念。
中信證券:2022Q4以來,南北向資金共同加倉醫藥生物板塊,其中以醫療設備、研發外包、藥品及醫療服務板塊最為明顯。南北向資金的加倉突出醫藥板塊當下三大投資核心邏輯:醫療新基建、創新產業鏈及后疫情消費復蘇。認為醫藥板塊已逐漸走出疫情帶來的擾動與波折,當下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未來將圍繞三大核心邏輯持續增長。
銀河證券:過去受到疫情影響的常規醫療服務有望迅速復蘇。醫藥整體估值低位、基金持倉低位,考慮疫情、新基建及政策影響,看好2023年醫藥行業投資機會,建議醫藥投資著眼長遠,布局長期可以跨越政策周期的長線品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