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結合重點產業與區域發展需求,上海計劃重組和新建一批市重點實驗室,另組建若干市區共建市重點實驗室。
9日下午,上海市科委公布《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提出在信息、醫藥、農業、制造、工程、能源、材料、數理、化學、生物學、海洋、環境、天文與空間、地球科學、綜合交叉15個領域布局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根據計劃,在先期發布2023—2025年建設發展方案作為總體規劃后,在2024年底前逐個出臺所有領域布局規劃,定期發布公開指南。
【資料圖】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下稱“市重”)是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市重170家,承擔國家級項目和每百人獲立項數在上海各類科研平臺中名列前茅,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基礎研究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市重仍存在一些問題不足,例如頂層設計仍需完善,原始創新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還需加強等。
隨著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正加快從形成基本框架向形成核心功能邁進,也對市重的布局有了新要求。
上海市科創中心“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發展,推動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加強市重等基地布局,形成戰略目標明確、運行機制高效、資源整合有力的高水平科技力量體系化布局。
同時,方案也提出,科學探索不斷向宏觀拓展、向微觀深入,科研范式呈現多學科交叉、數據驅動、平臺支撐等新的特點;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重塑產業體系并催生“核爆點”,創造出更豐富的未來場景和創新價值。市重建設亟待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搶占科技制高點和產業增長點,在育新機、開新局中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方案圍繞強化實驗室功能定位、強化重大科研任務引領、強化高水平人才引育、強化條件保障和多元投入、強化產學研合作和產業賦能、強化創新文化營造六個方面建設市重。
比如,明確基礎研究類、應用基礎研究類市重側重于提出本領域新原理、新方法,提升學術影響力,開展原始創新;前沿技術研究類市重側重于推動本領域技術更新和自主發展,支撐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工程化實現;市區共建類市重側重于推動科技賦能“3+6”產業、“五大新城”建設發展,提升區域創新能力。
還將優化人員職稱職務晉升機制,對科研人員、實驗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分類聘用和管理,制定以創新成果質量和貢獻、重大攻關任務完成情況等為依據的評價標準。
根據方案,在市重的評估與退出方面,將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按領域對市重周期內的整體運行狀況進行綜合評估。突出動態調整、優勝劣汰,對于評估成績不佳的市重,按規定予以調整或撤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