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成飛”)最終“花落”中航電測(300114.SZ),自2月2日復牌以來,中航電測連拉8個“20厘米”一字漲停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14日早盤,中航電測高開逾5%,盤中雖有沖高,但未能觸及“20厘米”漲停,最終收漲13.8%,報51.8元/股,最近9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近400%。今年以來中航電測股價累計上漲404.87%,成為2023年A股漲幅之最,同時也成為游資爭相買入的標的之一。
然而就在2月13日晚間,中航電測按照信息披露要求發布了2月以來的第四則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與前幾次公告不同的是,公告中特別提到,“不排除有關機構和個人利用關于本次交易的內幕信息進行內幕交易的可能,因此本次交易存在因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或異常交易可能涉嫌內幕交易而被暫停、中止或取消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發出當日,中航電測換手率也從復牌后的低于2%區間升至9.48%。公告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中航電測未能漲停,換手率迅速提升至27.52%,排在當天全A股的26名。
一份超長的交易異動公告
2021年8月23日,中航電測股價盤中最高上攻至21.29元,創2016年1月以來新高。然后,就是漫長的下跌。
2022年10月11日,中航電測股價經歷了腰斬、而后再斬,跌至8.92元。
2023年1月11日,中航電測公布收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飛100%股權的消息,并于次日正式停牌。以此為基點,中航電測的股價也正式從長達一年的跌勢中走了出來,直接開啟了連板之路。
2月2日,中航電測復牌,而后連漲八個“20厘米”漲停板。就在市值暴增206.5億元的當晚,公司發布了一份“超長”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嚴重異常波動公告》。
公告中特別提到了可能存在的四大風險,首先就是關于收購成飛被暫停、中止或取消的風險。這一“特別提醒”也引發了討論和猜測。
“這樣的公告寫法確實不多見,”某資深董秘對第一財經表示,“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會重點表示自己已經采取了嚴格措施。但僅從公告來看,并不能判斷公司已經存在內幕交易,只是提示可能存在的風險。”
該董秘也提醒道,公司在公告中提示并強調了可能存在因涉嫌內幕交易而被暫停、中止或取消的風險,但如果公司確實存在內幕交易,也并不能因為發過提醒公告而免責。“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如果真的存在內幕交易的情況,或暫停,或中止,甚至終止并購都是有可能的。”
公告還特別提到,盡管在本次交易的籌劃及實施過程中,交易雙方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盡可能縮小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范圍,減少內幕消息傳播,但是不排除有關機構和個人利用關于本次交易的內幕信息進行內幕交易的可能,因此本次交易存在因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或異常交易可能涉嫌內幕交易而被暫停、中止或取消的風險。
鑒于本次交易的復雜性和較長的時間跨度,如后續商業談判中產生重大分歧,或者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等,也可能導致該交易被暫停、中止或取消。
第二,該交易尚需滿足多項條件及取得相關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因此存在交易的審批風險;此外,交易所涉及的審計、評估、盡職調查等工作尚未完成,標的資產評估值及交易作價尚未確定;最后,航空工業成飛的資產剝離范圍尚未確定,標的資產審計、評估等工作尚未完成,交易對價等核心條款尚未最終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公告日,中航電測的動態市盈率達到114.78倍,靜態市盈率為87.59倍,遠遠高于公司所處行業的動態市盈率30.87倍和靜態市盈率29.88倍。公司市盈率顯著偏離公司所處行業及標的公司所處行業的市盈率水平。
再三提示風險的必要性,或許可以從近日的龍虎榜中找到一些原因。
自復牌以來,中航電測幾乎每個交易日必登上龍虎榜,而榜上買五席位幾乎被明星游資營業部占據。且整體來看,龍虎榜上的營業部主要來自于江浙滬一帶。
以2月13日為例,湘財證券杭州五星路營業部買入3.5億元,買入占比達到12.04%;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買入2.27億元,占比7.78%;光大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和愛建上海江寧路營業部等高頻活躍在龍虎榜的營業部也分別買入5865萬元和5557.08萬元。除此之外,如財信證券上海大連路、國新證券福州五一路、財通證券紹興上虞江揚路營業部、華寶上海世紀大道營業部、國融杭州市心北路營業部等也在列。
因成飛而“起飛”
中航電測之所以能股價連板,“功勞”要記在成飛的身上。
1月12日,中航電測宣布正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標的資產初步確定為成飛的100%股權。交易完成后,成飛將成為中航電測全資子公司,航空工業集團則得以將成飛的航空武器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業務注入上市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成飛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制生產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制造商,軍品涵蓋我國首款四代機、殲10、梟龍、殲7和殲5等系列軍機;民品涵蓋大型客機C919、ARJ21、AG600機頭的研制生產和民機零部件國際轉包。
2020年,成飛實現營業收入422.4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4.3億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67.33億元,歸母凈利潤355.74萬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總資產達1511.77億元。
在宣布收購時,中航電測的市值約為62.5億元,總資產約36億元,哪怕是連漲后總市值達到306億元,也不過是成飛資產的約20%。
可以說,成飛籌劃整體上市,是新一輪國企改革提速背景下集團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與專業化整合、加快現代產業鏈“鏈長”推動產業發展、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又一重大典型案例。而對于這場重大重組,市場中早有期盼。
早在9年前(2014年),成飛集成就曾發布公告稱要吸收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和洪都科技全部股權,后因存在“消除特定領域競爭,形成行業壟斷”的可能性等原因而沒有實現。
2017年,沈飛集團將100%股權注入中航黑豹,后更名為中航沈飛(600760.SH),實現了核心軍工資產整體上市,被譽為“中國戰機第一股”。
此次成飛借殼中航電測后會價值幾何,各路機構給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價。東吳證券認為,參照沈飛當前市值對應2023年預測市盈率40倍,成飛預估2023年35億元凈利潤,目標市值為1400億元;天風證券則預計成飛市值將達2000億元,按目前權重規則計算,預計將占指數權重10%。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