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寵物市場近年高速增長,但與寵物食品賽道不同,同處“萌寵經濟”的寵物醫療賽道在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才迎來首家沖擊上市的企業。
作為國內寵物醫療龍頭之一的新瑞鵬日前正式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準備于納斯達克上市,估值近300億元。另一家寵物醫療龍頭瑞派則于2023年年初與蒙牛創投正式簽署投資協議,完成D輪融資。
可以說,在資金推動下,國內寵物醫療賽道通過近幾年的并購整合,目前已跑出上述兩家在規模和品牌上相對領先的頭部公司。隨著國內寵物醫療市場逐漸成熟,以新瑞鵬為代表的寵物線下醫院還有多大成長空間?寵物醫療龍頭的“錢景”究竟如何?
(資料圖)
國內寵物醫療市場成長空間大
經過近年的高速發展,我國2021年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已達600億元,同比上漲7.14%。但相比美國等成熟市場,仍有數倍提升空間。
據APPA(美國寵物產品協會)統計數據,2021年,美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達 343 億美元,同比增長9.2%,占整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的 28%,是僅次于寵物食品細分賽道。
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寵物醫療行業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到現今的成熟期。家庭養寵滲透率持續提升是其寵物醫療持續發展的基礎。APPA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家庭養寵滲透率為70%,較上年提升約 3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新高。
其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為其寵物醫療消費水平奠定了經濟基礎。美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0年的2.63萬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5.28萬美元,依據CBS News繪制的醫療支出地圖,目前美國各州人均年度寵物醫療支出約在1100美元左右。隨著寵物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寵物壽命延長,每年寵物醫療消費(如體檢、疫苗、藥品等)會持續增長,未來這一平均支出預計能夠上升至2000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2021 年國內家庭寵物擁有率約為 23.7%,家庭養寵滲透率提升空間仍然較大。收入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的16510元增加18618元,年均名義增長8.8%。
雙重驅動下國內寵物醫療市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寵物醫療行業的集中度遠遠不及寵物食品市場。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美國寵物醫療龍頭VCA Antech的國內市占率約為10.1%,而美國寵物食品市場2021年CR10達95.95%,CR2達71%。
資本加持下龍頭瘋狂擴張
近期遞表的新瑞鵬是目前國內市占率第一的寵物醫療企業。背靠高瓴,新瑞鵬十年來迅速擴張,旗下已擁有近2000家醫院,2021年國內市占率約為9.8%。而VCA坐到美國寵物醫療市占率第一的位置花了近30年。
新瑞鵬的前身是瑞鵬寵物醫院,1998 年,瑞鵬成立第一家寵物醫院深圳華南總院;2015年,瑞鵬引入達晨財智之后走上擴張之路。
天眼查數據顯示,新瑞鵬自2015年至今共完成7輪融資。2017年,瑞鵬獲得了興業證券、東北證券、光大資本、天風天睿、陽光融匯資本等多家機構投資;2018 年 8 月,瑞鵬與高瓴資本達成戰略合作,旗下 450 家寵物醫院與高瓴旗下 700 家寵物醫院整合。
2019年,新瑞鵬集團正式成立。2020年9月,新瑞鵬獲得由騰訊領投,勃林格殷格翰與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雪湖資本、OrbiMed、Aspex Management、清池資本等多家海內外一線機構跟投的數億美元戰略融資。此輪融資完成后,新瑞鵬的估值達 300億元人民幣。
2022年12月,新瑞鵬又獲得雀巢普瑞納最新戰略投資。
在資本加持下,新瑞鵬快速擴張。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20年五年時間里,新瑞鵬以投資并購等方式與全國知名的連鎖寵物醫院達成合作,其中包括原高瓴系的安安寵醫、芭比堂動物醫院、寵福鑫寵物醫院、納吉亞貓專科動物醫院,以及新瑞鵬系的美聯眾合動物醫院、貝克和史東動物醫院、凱特喵貓專科醫院等。
新瑞鵬為何陷入“規模不經濟”?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業績數據,2020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營收分別為30.08億元、47.84億元和43.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6億元、-13.72億元以及-7.56億元,三年虧了約30億元。
寵物醫療服務、供應鏈服務和本地生活服務是新瑞鵬三大業務板塊,其中寵物醫療服務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22.84億元,占總營收一半以上。但這一支柱業務的毛利率卻低得驚人,2020年、2021年分別為4%、3%,2022年Q1-Q3則幾乎為0。
超低毛利率與寵物醫療行業的高人力成本及較高專業化程度不無關系。
不同于其他寵物消費產品,多數寵物藥品或疫苗的使用都需要通過有專業獸醫知識的人來進行,寵物醫療行業人力依賴程度高,而我國相關專業人才儲備不足。《2020 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執業獸醫師僅 7.8 萬人,助理執業獸醫師 3.1 萬人,且其中只有約 30%從事寵物醫療工作。
新瑞鵬大舉并購后有門店增至近2000家、員工約1萬人,獸醫、醫助及美容師的人工成本持續提升,2020、2021、2022Q1-Q3分別為10.39億、15.52億、12.55億元,占其寵物醫療業務總成本的53.9%、54.9%、56.1%,其間公司單店營收因疫情影響卻在持續下滑,2020、2021、2022Q1-Q3分別為167.8萬、157.6萬、117.6萬。新瑞鵬陷入“規模不經濟”。
從前景到 “錢景”的巨大挑戰
國內寵物醫療行業前景廣闊,這幾成共識。隨著人口結構改變,寵物不只是寵物,還是“朋友”或“親人”,這使得寵物醫療帶有更多情感屬性,消費呈現剛性化特征。
但龍頭“錢景”依然面臨巨大挑戰。除了上述的人工成本高企,寵物醫院還面臨并購整合難度高、市場分散等難題。盡管部份項目存在一定的醫療技術壁壘,但大部份寵物醫療服務門檻并不高,較低的行業進入門檻導致大量寵物私人診所存在。發展最為成熟的美國市場,龍頭市占率也僅10.1%。
新瑞鵬能否突破這一市占率天花板?在國金證券輕工行業分析師尹新悅看來,平臺化和數字化是重要抓手。尹新悅表示,在整個寵物醫療產業鏈中,寵物醫院是寵物醫療服務的主要發生場所和產業鏈的核心參與者,位于產業鏈的樞紐環節。對于寵物主人而言,寵物的醫療、食品、訓練、美容等綜合服務的需求旺盛,平臺化的一體式服務更容易吸引消費者。而無論是總部的運營管理、耗材商品的庫存周轉、數字化系統已經成為驅動寵物醫院效率提升的重要工具。
尹新悅關注到新瑞鵬三個方面的改善:其一,成立潤合供應鏈后,大部分耗材、醫療設備等納入采購鏈體系,有助采購端實現規模經濟、優化現金流;其二,人才培育體系搭建完善,進而帶動人力成本優化、員工流失率降低;其三,自營流量平臺帶來低成本引流,例如阿聞平臺的搭建和成長等。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