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東盟+中日韓(下稱“東盟+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發(fā)布了其年度旗艦報告《2023》。AMRO預測,東盟+3今年的增長率為4.6%,2024年為4.5%。東盟的增長率分別為4.9%和5.2%。
(資料圖)
“盡管有外部需求減弱和全球金融條件收緊的強大阻力,東盟+3地區(qū)預計仍將保持韌性。”AMRO首席經濟學家許和意(Hoe Ee Khor)說,“中國經濟反彈對旅游業(yè)和這一區(qū)域內貿易的推動,將有助于緩解美國和歐洲的外部需求疲軟。”
隨著經濟增長站穩(wěn)腳跟,該地區(qū)的政策制定者已將重點轉移到控制仍然高企的通脹和恢復政策緩沖。AMRO預計,地區(qū)內通脹率將從去年的6.5%緩和到2023年的4.7%,然后在明年恢復到3.0%的水平。
但AMRO提醒稱,本地區(qū)經濟仍然存在下行風險。烏克蘭危機升級、美國經濟急劇放緩等可能性都會影響該地區(qū)增長前景。在日益嚴重的金融穩(wěn)定問題上,美國繼續(xù)收緊貨幣政策,也可能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并引發(fā)對危機蔓延的擔憂。
許和意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的貿易外部條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歐美經濟弱化的情況,那是中國出口的一大市場。相比之下,東盟地區(qū)的需求將相對強勁,我們已看到去年東盟是中國的最大進口商之一。但如果外國需求比我們預期要大得多,那就會拉升增長,這會在增長數字中體現出來。不過,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經濟體,我們認為今年中國的增長將主要由國內消費驅動。”
貿易與投資
報告認為,由于全球需求進一步放緩,本地區(qū)的出口增長預計將在2023年減弱。由于持續(xù)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收緊的貨幣政策,歐元區(qū)的經濟增長預計將受到抑制。持續(xù)的貨幣政策緊縮也抑制了美國的經濟活動,美國經濟在2023年的增長速度也預計將放緩。這將導致東盟+3出口的外部需求減弱。
AMRO表示,一些主要指標顯示本地區(qū)制造業(yè)的經營狀況在惡化。高頻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在截至2023年2月的三個月里,本地區(qū)大多數經濟體的活動與之前的三個月相比有所軟化。不過,該地區(qū)的生產升本壓力已在2022年下半年達到頂峰,預計將在2023年繼續(xù)緩解。
盡管如此,AMRO認為今年東盟+3地區(qū)的出口也出現了上行因素。
第一,在服務貿易方面,由于整個地區(qū)的邊界重新開放,服務貿易在2022年保持強勁,預計在2023年將進一步加強,尤其是旅游和運輸業(yè)預計強勁反彈。一些經濟體的每月游客人數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60%以上。
第二,由于技術的普及,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ICT)的出口錄得相當強勁增長,這也是一個新趨勢。第三,中國重新開放將使其他經濟體受益,尤其是旅游部門有望強勁反彈,這將有助于抵消由于全球貿易放緩而導致的運輸服務的預期增長放緩。
此外,本地區(qū)的出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和歐洲的情況。許和意稱,盡管歐美經濟被預計放緩,但至少去年第四季度的數字不是非常糟糕。因此,全球貿易仍有一些積極因素,有助于為該地區(qū)的制造業(yè)出口提供一些支持。
在外資方面,2022年前三個季度,流入東盟+3地區(qū)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仍然強勁。已實現的FDI流入量為5100億美元,超過了前幾年的同期水平。AMRO稱,中國是最大的接受國,幾乎占了該地區(qū)FDI流入量的一半。
報告顯示,中國宣布的FDI項目在2022年初下降后,在去年剩余的時間里有所回升。由于投資者預期經濟復蘇后消費者支出會反彈,這種增加主要是受零售業(yè)相關投資的推動。相比之下,自去年7月以來,由于利率上升和全球需求疲軟抑制了投資者對該地區(qū)制造業(yè)的興趣,宣布的以東盟為目的地的FDI項目有所減緩。
歐美銀行業(yè)動蕩對亞洲市場的影響
許和意稱,隨著硅谷銀行、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的相繼倒閉和瑞士信用的動蕩,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VIX恐慌指數大幅上升。
“這是完全未被預料到的。我們原以為利率的上升會影響新興市場,但事實上卻攻擊了歐美的金融機構。本區(qū)域的銀行暴露在硅谷銀行事件中的風險敞口很小,在瑞士信用事件中的風險敞口更大一些,但也是可控的。”許和意說。
許和意稱:“我們一直在做大量壓力測試,東盟+3地區(qū)的絕大多數銀行都資本充足且有足夠的流動性。換言之,銀行在資本緩沖方面是相對安全的,一些經濟體內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甚至是最低要求的兩倍。”
不過,許和意認為,硅谷銀行的倒閉可能會對本區(qū)域的科技行業(yè)產生影響。此外,瑞信被瑞銀收購后將發(fā)生30%的裁員,可能會波及亞洲的幾個金融中心城市。
“吸取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東盟+3的金融體系現在更有彈性,監(jiān)管更完善,”許和意說,“然而,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不穩(wěn)定的時代。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警惕,繼續(xù)重建政策緩沖。他們還需要保持靈活性,在必要時向經濟提供額外的支持。”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