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業務本身來推動,世界啤酒巨頭百威正在引領著啤酒行業的改革。
百威集團一直將氣候行動作為首要重任之一。 2018年,百威集團在全球范圍發布了《2025可持續發展目標》,從四大領域推動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在今日舉辦的第一財經2022年度中國企業碳中和表現榜頒獎盛典上,作為百威旗下可持續發展工作的 “優等生”,百威中國透露了實現該目標的半程成績單,氣候行動、守護水源、循環包裝、智慧農業四大領域都進展迅速,成果突出。
(資料圖)
根據計劃,在氣候行動方面,百威承諾到2025年,所購買的電力100%來自可再生能源,全價值鏈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在中國,此實現進展已經比預期的目標大大提前。
百威中國企業事務副總裁朱江柳女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截至2022年底,百威中國的電力供應中,已有43%來自可再生能源,并有四家工廠已經實現了100%可再生電力釀造,包括武漢和錦州兩家碳中和工廠。這也讓百威中國2022年的全價值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于2017年減少了19.7%,距離減少25%的目標,已達到過半的成果。
其中,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錦州工廠早在2014年就安裝了光伏板,年發電量達到80萬度,相當于每年減少碳排放492.8噸。近年來,結合使用水電、風光電等綠色能源的使用,錦州工廠實現了用電方面的二氧化碳凈零排放。在武漢工廠,通過將啤酒的生產釀造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用在產品的包裝線上,工廠也實現二氧化碳的零采購。
啤酒生產企業也是傳統的用水大戶,因此在保護水源方面,百威的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也有明確的要求。
一般而言,啤酒行業平均每生產一升啤酒,水耗約為5升。據朱江柳女士介紹,通過持續努力,2022年百威亞太這一數據僅為2升。2021年,百威南寧工廠的中水經過深度處理后,實現了中水100%利用,成為中國區第一家污水零排污工廠,南寧工廠的水耗更降至1.11升,也為百威的其他區域市場乃至整個行業“打了個樣”。
此外,在循環包裝和智慧農業方面,百威中國也進展迅速。
目前,百威亞太已經有63.2%的產品使用了可回收包裝,主要包裝物中包含51.4%的循環回收材料。2021年,百威臺州工廠成為百威亞太首家“零廢”工廠,其主要通過中水回用、回收產物、污泥“再生”等方法“變廢為寶”,工業固體廢物安全處理率達100%。
作為綠色物流的引領者,百威也將減碳行動拓展到物流領域,并在中國部署了369輛綠色車輛,其中包括大量的電動重型卡車。
大麥和啤酒花是啤酒的主要原料,但國內啤酒行業這兩者主要依賴進口,百威中國也通過本地化來加快資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百威中國在上海金山農場的室內啤酒花項目,減少了80%的水耗,90%的土地使用和95%的運輸燃料。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這一項目規模,并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成效。
與此同時,除了對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外,百威集團也積極推動全價值鏈其他領域的落地,在2018年發起了“100+可持續發展加速器”項目,攜手全球頂尖科學家、技術專家及初露頭角的企業家,共同尋求、制定及完善本地化解決方案以解決環境及社會的挑戰。這一項目也在2020年落地中國,并在2023年全面升級為“百威中國100+創新中心”,聚焦中國,與品牌方、投資人和行業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慧共享。
落地三年中,中國可持續創新中心共和200多個創業伙伴達成合作,并有22個已經在百威亞太的價值鏈上進行了試點,共產生了12個實際落地的項目。比如在譽碩能源的方案再次將舊電池用于儲能系統,以延長電動卡車電池的生命周期,并在百威宿遷啤酒廠完成第一期試點。2023年上海時裝周上亮相的全球第一款大麥基水性皮革,即為百威中國與初創公司Vegatex合作研發的,其中最主要的生物基材料來源則是啤酒生產環節的副產品——啤酒糟。
行業專家看來,目前距離完成202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還剩下兩年時間,百威中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進展順利,也為行業和其他領域企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底,百威集團又發布了更具挑戰的目標——2040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全價值鏈的凈零排放。
對此,朱江柳女士表示,“對百威集團而言,可持續發展就是業務本身。百威中國正在積極探索一條綠色低碳、多元包容、人人共享繁榮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也與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不謀而合。沒有一個企業能夠獨自解決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百威中國也希望與中國各方共同創新與合作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助力中國’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