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高質量被確定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
最新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并強調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并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等。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但也必須全面認識、正確看待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了1961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隨著全國人口老齡化率超過14%,目前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等趨勢性特征將長期存在,傳統上拉動經濟增長的人口數量紅利在減弱,中國亟需培育以人口質量紅利為主的創新動力體系,及以最終消費內需驅動的經濟增長場景,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資料圖】
如何構建人口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會議明確了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等思路。
目前各地都出臺了各類生育支持政策,以提高人口生育率及生育養育質量。但不論是當前中國正在發生的,還是發達國家已經歷的情況,都顯示經濟社會發展正不可逆地改變著人口數量-質量替代彈性,這是因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改變了家庭生育養育的相對價格,抬高了家庭決策的機會成本,使家庭在決定家庭成員數量時,更加重視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質量。
這意味著單純通過外部性的生育支持政策激勵,改變家庭生育養育的相對價格并不容易,因為不同家庭所面對和所能承受的增加家庭成員的相對價格是不一樣的:有的家庭是價格敏感型的,外部的生育支持政策可改變其家庭生育決策;有的家庭則是時間敏感型的,時間的機會成本高,外部生育支持帶來的收益無法有效撫平其時間成本。
為此必須明確,人口的數量和質量,本質上是一個家庭個性化的決策,目前即便使用最強的AI進行輔助決策,也很難推導出一個適用于所有家庭的生育邊際成本函數出來,因為不同家庭生育養育的相對價格不同,且隨時間不規則改變。
因此,要真正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將人口生育養育權完全交付給家庭,成為家庭的一項自由決策。唯有如此,才能自然和諧地推動人口數量-質量替代的平穩有效過渡,有效保障人口的高質量發展。
當然,在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上,政府還需通過完善的公共服務,降低家庭生育權的決策成本和機會成本。
不同于過往,隨著社保體系和商業保險體系的完善,家庭基本走出了傳統養兒防老的跨代投資思路,目前家庭將子女更多地當作是一種“耐用消費”,這使得現在的家庭生育養育成本是一個經典的消費函數,而非生產函數。
因此,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對于政府來說,就是要通過完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搭建良好的生育養育環境,改變家庭生育養育決策函數的相對價格。為此,政府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托育服務體系等,還要在就業制度(尤其是女性就業制度)、彈性退休制度,及各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方面,進行匹配性的制度調整,以降低生育、養育及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行政成本和機會成本等,真正有效降低家庭生育養育的相對價格,以及營造人盡其才的發展環境。
一任喧闐繞四鄰,閑忙皆是自由身。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詮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打開方式,那就是以自由看待發展。因此,還生育決策權于家庭,完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降低生育養育的相對成本,通過推進各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不斷擴展人的全面發展空間,降低發展的機會成本等,才能使人口高質量發展真正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