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仍未停息的“價格戰”,將如何影響上游供應商?
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溯聯股份”)近日更新了招股說明書,繼續沖刺創業板上市。溯聯股份主要從事汽車用流體管路及汽車塑料零部件業務,2022年主要產品的市占率不到10%。
溯聯股份四分之一收入來自第一大客戶是比亞迪(002594.SZ),4月開始比亞迪整車開始全面降價應對“價格戰”,這將會如何傳導到零部件,也是投資者較為關注好的問題。而另一方面,溯聯股份一季度業績增速已經大幅放緩。
(資料圖片)
同行業的凌云股份(600480.SH)已出現業績下滑,并且股價也跌破了半年前的低位。
26.46%收入來自比亞迪
溯聯股份主要從事汽車用流體管路及汽車塑料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覆蓋汽車各類塑料流體管路及相關零部件,包括動力系統的燃油管路總成、蒸發排放管路總成以及真空制動管路總成等管路零部件。
2020年到2022年,溯聯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85億元、7.26億元和8.49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8.10%、24.07%和17%;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7億元、1.10億元和1.5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5.20%、26.53%和38.58%。
2020年到2022年,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32億元、5.42億元、5.8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79%、74.67%和68.77%。
招股書“風險因素”稱,客戶集中度較高,且客戶多為長安汽車、上汽通用、比亞迪等著名車企,存在依賴大客戶的情況。若是公司未來不能夠有效開拓新客戶,則公司存在主要客戶受汽車市場景氣度結構變化、產品結構調整、技術轉型等因素影響,發生客戶流失或需求下滑,進而導致對公司的采購量減少,對公司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其中2020年和2021年的比亞迪是溯聯股份第三大客戶,而到了2022年就躍升為第一大客戶,貢獻了溯聯股份26.46%的營業收入;寧德時代(300750.SZ)則是第四大客戶。2023年進入第二季度,比亞迪也無可避免的陷入了“價格戰”旋渦。
2023年1月,特斯拉的部分車型降價3萬元/輛以上,全面挑起了汽車行業的價格戰。3月,東風集團等主要燃油車企則全面跟進降價,力求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此后“價格戰”全面擴散,各大車企為保證一季度銷量使出渾身解數。
進入4月份之后,比亞迪也直面價格戰:4月7日,比亞迪宣布,旗下海洋網車型海豹開啟優惠活動,4月7日到4月30日,海豹可享至高3.1萬元的綜合優惠。海豹的廠家指導價為21.28萬到28.98萬元,直接競爭對手之一便是特斯拉Model 3。
比亞迪除了直接降價之外,還以新車“變相降價”的方式搶占市場,其推出插混新車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將比亞迪DM-i車型價格首次下探至10萬元以內。5月18日,比亞迪推出全新漢DM系列,其中插混新車漢DM-i冠軍版的起售價為18.98萬元,比2022款漢DM-i的入門級車型便宜2.8萬元。原來主攻20萬以上中高端轎車市場的比亞迪漢DM-i,將價格下探到20萬元以內,向合資品牌一直以來壟斷的B級主流轎車市場發起新一輪進攻。
有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戰”風暴只是暫歇,未來在新能源車成本與技術等方面的競爭依然激烈。到底比亞迪在“價格戰”的全面跟進,將會對中上游二季度的業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每年降價其實屬于汽車零部件行業慣例,”有汽車零部件企業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日為搶占市場份額,部分車企通過降價促銷刺激消費,導致汽車整車廠商的利潤進一步下滑,也將促使汽車整車廠商將成本控制的壓力傳導給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制造企業的集中度相對較低,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利潤空間將被逐步壓縮,眾多小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面臨淘汰出清的可能性。
一季度增速放緩,同行業績不佳
2023年一季度業績增速大幅放緩,2022年市場份額不足10%,競爭對手凌云股份業績不佳股價一度跌破半年前的新低,溯聯股份前景讓人擔憂。
溯聯股份表示,通過新項目擴大現有客戶業務量并積極拓展新客戶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2020年到2022年度,公司動力系統管路總成在我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分別約為9.59%、10.12%、9.40%。
溯聯股份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為3.95億元,主要募投項目分別是汽車用塑料零部件項目、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溯聯股份發布的2023年度一季度業績預測顯示,營業收入為1.83億元到1.95億元,同比變動-0.84%到5.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850萬元到3057萬元,同比變動為-0.95%到6.25%,主要受到春節假期及部分消費需求提前透支影響,疊加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影響。
在“發行人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比較情況”當中,溯聯股份表示:選取了在細分行業、業務模式、產品類型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公司進行比較分析。其中,凌云股份(亞達汽車,凌云股份下屬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的子公司)的汽車零部件產品主要為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是我國汽車塑料流體管路最大的供應商之一,與溯聯股份產品相似度較高,為主要競爭對手。
4月23日晚間,凌云股份發布2023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39.63億元,同比下降4.5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8413.36萬元,同比下降8.03%。披露一季報之后,4月24日凌云股份一度跌至7.06元,跌破了2022年10月的新低。不過一季報當中凌云股份并未詳細解釋業績下滑原因。
凌云股份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投資者查詢時表示,公司已與長城、長安等國內自主車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已獲得零跑、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的定點項目。關于股價低迷,上述負責人表示,市值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從長期看,股票價格圍繞內在價值波動。公司將繼續努力經營好主業,提升自身投資價值,同時加強資本市場宣傳工作,傳遞公司投資價值。
“上半年在行業‘價格戰’背景下,整車廠商針對零部件的采購價格,也同樣存在下降的要求。”有汽車行業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汽車零部件行業利潤率都不高,終端汽車品牌廠商售價大跌,這些都對零部件企業的經營產生比較大的壓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