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中國汽車經銷商大會上公布“2023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該排行榜顯示,2022年有54家企業收入超過百億,相比上一年增加4家,其中2家突破1000億元。不過,多家經銷商集團的營收和銷量雙雙下滑。
第一財經記者從近五年經銷商集團百強榜單發現,中升集團、廣匯汽車、利星行、永達集團基本穩居前五。從前三甲來看,2023年的榜單延續了去年的排位,中升集團以1798.57億元的營收排在第一,廣匯汽車和利星行排在第二和第三,營收分別達1335.44億元和 923.87億元。整體來看,排名前十的百強經銷商與去年大體相同。
從銷量表現來看,有19家企業銷量超過10萬輛,其中2家突破50萬輛。其中,廣匯汽車銷量最高達71.6萬輛,其次是中升集團(66.1萬輛)。
雖然近幾年廣匯汽車的銷量規模最大,但凈利潤最低。中升集團和永達集團的凈利潤均高于廣匯汽車,主要在于這兩家經銷商集團豪華車業務占比較高。廣匯汽車除了經營豪華品牌外,中高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門店數量較多,隨著車市競爭加劇,近年來部分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經營較差。
值得注意的是,廣匯汽車在2022年還出現了虧損的狀況,這是其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財報顯示,2022年,廣匯汽車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265.9%。廣匯汽車在2022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中表示,2022年,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仍較為復雜,各類不確定性因素傳導至汽車行業,使得行業整體發展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整體經濟大環境承壓,消費者收入和預期轉弱,在宏觀經濟尚未全面恢復的背景下,消費信心提振疲軟,加之汽車行業受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導致物流不暢、門店客流減少,嚴重阻礙了汽車經銷行業的健康發展。
2022年汽車經銷商普遍面臨經營性問題。據凱達卓越統計,2022年,國內乘用車品牌經銷商庫存深度的月度平均值為1.76,遠高于行業0.8~1.2的健康區間。凱達卓越方面認為,高企的庫存來自廠家銷售公司的壓庫行為,造成了經銷商端的庫存占用,周轉降低,以及相應的財務和管理費用增加。
“對于廣大經銷商而言,市場的持續下行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從去年百強經銷商集團的數據來看,出現了營收、利潤等多個維度的下滑,這在以往是罕見的。”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去年是經銷商進入本世紀以來最艱難的一年。
從規模上來看,經銷商集團百強去年總營收和新車銷量首次出現同比雙降的情況,新車銷量同比下降了12%。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文思婧表示,經銷商集團整體表現不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整體市場雖然去年處于微增的狀態,但是處于新能源上升、燃油車下降此消彼長的過程當中,這給經銷商帶來挑戰;二是很多經銷商集團在做經營模式的轉型,從經銷模式到代理模式,從全額的銷售額到只收代理傭金,也會造成一部分營收的下降;三是去年百強新增了469家店,渠道增速是7.7,高于行業均值(6.3),投入的資產隨之上升。此外,二手車銷量和售后業務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也有所下降。
“原來經銷商集團百強的主戰場是在豪華品牌、主流合資品牌,在新能源的大環境下如何放下原來的光環輕裝上陣擁抱新能源呢?這兩年很多經銷商集團都在不斷提升對二手車業務的重視程度,加速布局二手車。相信隨著經濟環境的復蘇,二手車必將成為經銷商集團非常重要的盈利支撐。”文思婧表示,2021年百強經銷商集團新開的店里,豪華車占到了52%,新能源占到15%,僅僅一年時間,2022年豪華車占比占到23%,新能源占到了45%。“這兩個數字幾乎是對調了,由此可以看出在2022年百強經銷商集團開始發力新能源。”
沈進軍認為,汽車市場下行的壓力仍舊很大,復蘇的跡象尚未明顯顯現。從市場層面看,產能釋放過度與需求相對不足已成為了現階段汽車市場的主要矛盾。當前,汽車供給與需求都在改善,但是需求的恢復相對于供給改善仍顯不足。從產品層面看,傳統燃油汽車下行已成趨勢,新能源車高速增長,進入了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的全新發展階段,此消彼長的趨勢愈發明顯。今年汽車流通行業和廣大經銷商進入了深度調整期。伴隨著產品的變化,過去以燃油車產品為主體的經銷商,迫切地需要對產品品牌進行“瘦身”,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經銷商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和狀況,對經營的區域和結構進行量身定制和優化調整。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