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下稱“碳博會”)將于11日至14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本次碳博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聚焦綠色低碳技術、產品與成果展示,旨在搭建碳中和全產業鏈條的各類主體對接交流的平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綠色經濟的低碳轉型。
碳博會包含主題展覽、系列論壇和貿易對接三部分活動,展覽規模達10萬平方米,國內外近600家知名企業參展。其中有四大亮點:這是國內首個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博覽會,意義重大;主題展覽現場將通過碳中和技術圖譜展示索引千余種技術和產品;將開設主旨論壇、科學論壇等高級別會議活動,讓綠色低碳最前沿的理念和技術匯聚碰撞;將貫徹踐行綠色辦展理念。
碳博會落戶上海舉辦有其必然性。早在“十一五”時期,上海就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連續三個“五年”圓滿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各項約束性指標任務;去年9月,上海又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雙碳”工作的統籌指導和協調推進。
上海在扎實推進節能精細化管理、持續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能源結構、深入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深入開展綠色低碳循環試點示范、著力提升碳匯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里僅舉兩個方面的例子。一是,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上海軌道交通總運營里程達831公里,中心城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74%;二是,新建建筑全部要求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累計推進綠色建筑3億平方米,占全市建筑總量約18%。
下一步,上海會更加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加快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確保如期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還將推動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和五個新城等重點區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碳達峰碳中和試點樣本。
同樣重要的是,上海已經成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重要平臺。上海環交所自開市以來,累計成交量超過2億噸,成交金額超過100億元。
上海在雙碳建設方面的引領作用還體現在:持續深化全國碳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全國碳交易機構組建;加快綠色金融創新,發布“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推動區域碳市場建設發展,積極探索碳普惠體系建設與碳管理體系應用等。
“雙碳”市場發展迅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在此期間,“雙碳”需要以產業鏈條為支撐,產業鏈條的發展需要一個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交流平臺。碳博會就為此提供了契機,將為產業鏈條發展提供高端交流平臺。
(作者系第一財經評論員)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