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中往往夾雜礦石,但如果出售這些礦石,或被認定為非法采礦;拍賣競得采砂許可,或因數據不清,被起訴越層越界非法采礦……
非法采礦是指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
【資料圖】
按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違反上述規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在中國工程院非法采礦研究課題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等今天(6月17日)下午聯合召開的有關非法采礦罪研討會上,有關專家表示,受利益驅使,近年來我國非法采礦案件頻發,國家對非法采礦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但在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的同時,一些不構成非法采礦或雖構成非法采礦但達不到犯罪程度的案件也應引起重視。
開采者要避免“踩坑”
專家稱,在司法實踐中,十種行為往往被認定為非法采礦。開采者要避免“踩坑”。
行為一,將按備案勘查方案進行洞探、井探、槽探等產生礦石進行銷售的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四川一家公司將工程礦銷售,結果被以非法采礦立案偵查,至今無法轉采。
行為二,將按備案開發利用方案施工產生礦石進行銷售的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一家礦業企業的采礦權開采深度在山腰之間,根據備案登記的開發利用方案開展采前準備工程,結果被立案偵查,歷時三年獲得無罪判決,但企業因此停產至今。
行為三,將按備案設計要求施工的各種建設工程產生礦石進行銷售的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如修路、建房、建廠、挖基坑、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生態修復、固廢利用、煤礦滅火工程等,都會產生礦石,因此被立案偵查的案例較多。永安東方礦業公益修路將彎道取直產生的石英巖綜合利用,被判有罪,全部材料被查封,企業停產三年。
行為四,將雖在礦區范圍內開采但超出備案登記儲量或超出備案登記礦種的開采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赤峰一家螢石礦在開采過程中將伴生的鉛鋅礦選出后銷售,因此被認定為非法采礦,企業倒閉,但因鉛鋅礦未達工業品位,各方仍存爭議。
近年來我國非法采礦案件頻發,國家對非法采礦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攝影/章軻
行為五,將采礦許可證換證、延續期間在礦區范圍內開采的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安徽一石灰巖礦在資源整合期間,經行政機關許可在礦區內技改產生圍巖予以銷售,被立案偵查,資源整合中斷,負責人被羈押。
行為六,將超過行政許可的生產規模進行開采的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
行為七,將行政機關許可開采但未頒發采礦許可證的行為認定為非法采礦。河南一家招商引資企業,政府要求其開采并成為納稅大戶,但被立案偵查,雖最終宣告無罪,但企業因此破產。
行為八,行政機關的原因導致超層越界被認定為非法采礦。九江瑞昌自然資源部門頒發的采礦許可證開采范圍內可采儲量為零,與擬許可的區域不一致,歷史上一直按實際開采區域進行管理,后發現與證載礦區范圍不符,幾千萬設備被拆除,擬注銷采礦權,企業直接損失過億元并被認定構成非法采礦罪。
行為九,行政許可不明確或歷史原因導致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但被認定為非法采礦。某公司通過公開拍賣獲得采砂許可,合同中未約定開采深度,但采砂結束后以非法采礦罪被起訴。
行為十,行政機關不作為或亂作為造成超出采礦范圍被認定為非法采礦。安徽霍邱一土石方清運工程,行政機關組織四方實時監管,后被監管人因非法采礦被判刑。如果行政機關及時制止非法開采行為,則不會由行政違法轉化為刑事犯罪。
國家鼓勵綜合利用固廢
在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咨詢項目《保障我國礦產資源安全的政策研究》礦法修改課題組、中國地質大學和曹旭升礦業律師團隊提交的研究報告稱,非法采礦罪是專業性要求極高的涉礦高發犯罪。但在司法實踐中,各方對開采行為的合法與非法、礦與非礦、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等爭議較大,對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標準不一。
“上述前三種行為都進行了行政備案登記,施工過程中雖然會產生礦石,但屬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工程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法學系主任孟磊表示,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四條規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采取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促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降低固體廢物的危害性。“綜合利用固體廢物是國家鼓勵的合法行為而不是非法采礦行為。”他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法學系主任呂凌燕分析說,上述第四種行為是指在開采境界內開采時出現變化,發現盲礦體或發現可利用的其他礦種,此屬綜合利用范疇,不屬非法采礦行為;第五種行為雖然在換證或延續期間采礦,但在許可的礦區范圍內,不能認定為非法采礦行為;第六種行為雖然超生產規模,但未超出許可的采礦期限和礦區范圍,顯然不能認定為非法采礦行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旭升表示,第七種行為雖然沒有取得采礦許可證,但取得了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根據行政許可信賴保護原則,亦不能認定為非法采礦行為;第八種行為是行政機關的原因導致的,應當由行政機關糾偏,不能由采礦權人承擔刑事責任。
曹旭升分析說,第九種行為因約定不明導致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應當根據疑罪從無原則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第十種行為屬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或亂作為造成了一般違法行為上升為涉嫌犯罪行為,不應當由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圖為某地露天礦。攝影/章軻
今年4月10日,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于規范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負責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登記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出讓前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實地踏勘”“合理確定采礦權出讓范圍”。在出讓后積極優化采礦權登記流程,簡化登記要件,提高登記服務效率,保障采礦權人及時順利開采。
自然資源部礦業權管理司負責人在解讀《通知》時介紹,砂石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礦產資源,因雜質成分復雜,以往均屬于工程排棄的固體廢棄物。隨著綜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一些地方的一些廢棄物具有了一定的市場價值,企業通過綜合利用可獲得一定的利益,從而有利用的動力,從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角度應予鼓勵。
這位負責人表示,結合地方管理實踐,一方面應允許企業自用,既降低了企業成本,又減少了占地破壞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多余的砂石料應由政府統一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處置,既可以避免企業為了逐利擴大采挖,也可以通過政府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擴大砂石供應來源。
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馬海軍曾提交了關于正確認定非法采礦行為,對《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進行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的提案。馬海軍建議全國人大對《刑法》所涉及的非法采礦行為作出立法解釋;修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