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618”,白酒是少數促銷力度并不明顯的消費產品,但實際白酒市場并沒有想象中的樂觀。
6月19日,中國酒業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公布了《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51.43%的受訪酒行業從業者認為上半年市場遇冷,整體渠道庫存仍處高位。
【資料圖】
2022年以來,因外部因素的影響,國內白酒消費受到明顯沖擊,雖然2023年春節迎來了一波酒水“小陽春”,但3月份開始白酒消費再次降溫,雖然5月份在宴會市場的拉動下,白酒市場動銷有所回暖,但市場仍處于弱復蘇狀態。
報告顯示,節后傳統淡季時間比疫情之前來得更早一些,按照慣例春節后經銷商會進行一次補貨,但今年這一慣例被打破,傳統的“商務、團購、宴席”三駕馬車未能齊頭并進,“五一”期間酒水市場只有宴席用酒市場表現比較好,商務和團購偏弱,也說明渠道庫存處在高位水平,尚未通過春節旺季消化完成。
天津酒水綜合批發商王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臨近端午和暑假,各種謝師宴、親友聚會等宴席市場有回暖的趨勢,但整體酒水生意包括白酒、葡萄酒等均偏清淡,除了部分酒企的核心產品外,整體市場動銷緩慢,一些終端商的進貨意愿也不強烈。
山東濟南經銷商李營也有同樣的感受,今年以來,部分白酒客戶的購買頻次和購買量都不及往年,但讓他稍感寬心的是,目前市場價格倒掛的情況比年初略有好轉,他銷售的某清香白酒品牌的大單品開票價是438元/瓶,今年2月份只能賣到370元-380元/瓶,價格倒掛明顯,而近期又回到410元/瓶左右。
長期以來,國內酒類產業存在“廠強商弱”的特點,在此背景下,經銷商一直發揮著市場緩沖器的作用,有節奏的幫助酒企消化庫存。但從2022年以來,渠道庫存不斷上升,經銷商的壓力也在快速增大,今年上半年這一局面并沒有明顯好轉。
報告顯示,較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1月-5月,36%的受訪經銷商認為自身現金流壓力有所增加,48%受訪者則認為自身庫存壓力有所增加,同時64%的經銷商認為“市場價格倒掛”的程度有所增長。
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價格倒掛更多是一種市場恐慌情緒,疫情開始后,酒商就有意識的控制庫存,頭部企業也在加強核心產品的管控,倒掛的大多是缺乏品牌力的產品,真正的名酒企的核心產品倒掛并不多。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特征,國內白酒市場也形成了“根系型”的銷售網絡,白酒企業通過多層級分銷體系銷售白酒,而價格體系也成為維持這一多級分銷模式的關鍵,因此就算渠道庫存有壓力,頭部白酒企業也會利用自身強勢地位,不允許經銷商低價“去庫存”。
比如在“618”大促期間,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上看到,白酒的促銷大多集中在中小品牌和經銷商開發產品上,而頭部酒企的核心產品優惠力度其實并不大,甚至還不如線下的銷售價格。比如第八代五糧液的售價基本都在千元/瓶左右,只有個別門店疊平臺限量券后價格會低于900元,而線下零售價格多在970元到980元/瓶左右;郎酒的618官方售價在千元/瓶,但實際線下零售價格在900元/瓶左右。
不過報告也顯示,酒廠近年來也承受了諸多其他方面的壓力,一方面酒廠作為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另一方面,還要承受資本市場對業績增長的期待,產能擴張從未停止。而現有的白酒流通格局,正常情況下也會由于鋪貨過大導致社會庫存總量被放大,過去三年外部因素加速推動行業供需矛盾接近臨界點,周期性調整也是必然。
對于下半年白酒市場的預期,多數受訪酒行業從業者都保持觀望態度,有51.43%的受訪酒商選擇對未來市場保持謹慎樂觀,而認為需要保持謹慎的經銷商也有34.29%。
在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看來,2023年上半年酒業市場仍以消化前期庫存、穩定批價為主,同時酒業強分化趨勢會愈加明顯,強者恒強,弱者更弱。
(文中李營為化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