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對氣候意識投資和碳控制的呼聲越來越高。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已成為決定企業能否融入國際體系,以及影響其競爭力和募資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28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第一財經舉辦主題為“可持續發展報告:亞洲領軍者企業的最佳實踐”的電視專場論壇。該專場討論由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總編輯楊宇東主持。
【資料圖】
這場討論正逢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于26日正式頒布《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氣候相關披露》。這兩份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即所謂IFRSS1和S2)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
ESG強制性披露將給企業帶來何種影響,又該如何應對?香港交易所聯席運營總監陳翊庭、瑞士再保險亞太區公共利益風險業務部負責人樊陸博(LubomirVarbanov)、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蘇少軍、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球副總裁錢晶等人對此進行了討論。
楊宇東表示,企業執行高要求的可持續發展標準,不只是花些成本完成報告這么簡單,更是要將ESG理念、應對氣候風險的理念融入公司自身整體發展的戰略和策略中。這也是全球早日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由之路。
ISSB新規帶來的挑戰
《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對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設定了三個范圍,即范圍1、范圍2和范圍3。對于披露的難度,陳翊庭舉例稱,范圍1和范圍2是指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這一核算和披露相對簡單。但范圍3涉及上游供應商碳排放的披露,難度增加。
“但隨著全球更多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執行強制性義務披露,自然會產生一股推力,最后不光是上市企業,非上市公司都會逐漸考慮如何做好披露。”陳翊庭稱。
作為制造業企業,錢晶也表示,去年,晶科能源生產了43GW的組件,使用了大大小小幾百家供應商,其中上市企業不到20家。因此,要想完成范圍3的披露,難度巨大。“新規出臺后,我們認為總比沒有好。因為這起碼意味著一個開始,我們自此就可以要求供應商去做,我們對此樂見其成。”錢晶說。
此外,ISSB出臺的新規還要求進行場景分析,例如氣溫升高后量化對財務的影響。陳翊庭表示,相關工作量巨大。作為監管機構,港交所需要花更多精力服務我們的上市企業,給它們更多相關信息。
作為監管機構,陳翊庭表示,確保在港股上市的2600多家公司按照可比框架履行ESG披露并不簡單。“一些較小的公司可能沒有能力承擔合規的成本。所以,強制性披露的好處是大家都會去做,而且(結果)可比。”她稱。
陳翊庭稱,早在2013年,港交所已著手慢慢教育市場,探討如何做好ESG披露工作。起初,港交所采用鼓勵性而非強制性的辦法,讓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提高注意,并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必須披露其如何評判一些方面的風險。今年4月份,港交所開啟了新一輪的ESG監管升級,公布了優化《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修訂建議,要求所有香港上市公司在2024年可以參考ISSP標準,做到期貨方面S2的披露。
蘇少軍表示,ISSB準則的出臺對金融行業是一件好事。以往,ESG披露缺乏統一指引,但ISSB依托市場上已有廣泛影響的框架,推出的新規會提高各方面的接受度。
但與此同時,新規也提出了三方面的挑戰。一是廣度擴大,要求供應鏈相關企業和合營企業都要做披露。二是深度擴大,范圍3的披露對于金融企業來說挑戰很大。三是厚度擴大,即氣候經濟分析。盡管作為保險公司,其所有承保單的業務組合都面臨大量技術分析,但仍面臨要用哪些要素輸入等問題,挑戰也不小。
全球標準與本土化的包容
楊宇東表示,ISSB頒布的這兩份準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頒布,意味著全球可持續發展正朝著一個標準統一的新階段前行。但是這份希望全球市場都能采用的準則也同時帶來挑戰。雖然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迫切需要一個完整且標準化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體系,以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可比性,但若想全世界建立一個完全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則非常具有挑戰性。
楊宇東表示,自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巴黎協定》以來,世界各國日益重視并都在紛紛著手制定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今年年內,歐盟委員會和美國證監會也計劃根據各自的市場特點將頒布各自的披露新規。
瑞士再保險分別在瑞士和美國分別上市,對于瑞士再保險的披露要求,樊陸博稱:“作為全球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意識到集團層面披露的重要性。集團式披露可以使我們得到最多洞察,因為我們業務的特點就是對比全球不同地方多樣化的風險,而且在我們和各地監管機構的討論中,我們已經得到了批準去做集團式的披露,而不是分市場的披露。”
樊陸博認為,可能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適合所有情況。“有時候,全球標準可能是不足夠的,缺乏細節,對于某些市場來說標準過低。但總體來說,我們期待的是具有相互操作性和一致性的標準,問題只在于是部分一致還是大多一致。在此之外,我們需要滿足一些市場多余的要求。”他稱。
樊陸博表示,跨國公司在統一性標準面前面臨的障礙是,不同行業的披露標準不同,披露需要分行業進行。其次,即使對有能力、有資源的公司來說,也需要時間和資源去做有質量的披露報告,所以披露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太平洋保險分別是上海、香港、倫敦上市的保險機構。在比較這三地市場的披露標準要求時,蘇少軍表示,從大的方向上看,企業信息披露的地方基本上是一致的。
蘇少軍認為,全球可能實行統一披露標準,但在這一過程中,比如關注到三個性。一是一致性,大的原則必須一致。二是兼容性,各個地方發展階段和文化背景不同,可持續發展的一些核心議題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因此要充分考慮當地情況。三是確定性,不能因為一些金融個性化的處理,缺少了時間目標。
企業發展如何進一步推進ESG建設
規范企業ESG的可持續發展披露準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制度建設。ESG正在成為評估企業業績和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隨著全球漸漸有了相對統一的量化標準,也意味著對所有企業的ESG建設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面對這個加速的大趨勢,企業發展如何進一步推進ESG建設?如何提前做規劃和部署?
對此,蘇少軍表示,此事是一個長期過程,開始時要有較好組織保障,中國太平洋保險建立了三層管理體系,在組織中職責明確,形成傳導機制。
同時,“我們在這兩年探索和建立一個績效牽引,雖然我們現在這里面的權重較低,但是我一定要有引導,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工作對他來講非常重要。”蘇少軍表示,此外還有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其實是引入了一個外部約束,來讓我們自己內部更加理解這件事情必須要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兩點非常重要,就是跟整個社會、同業以及國際的合作也非常重要。”蘇少軍說,同時我覺得政府也要發揮重要的作用。
錢晶認為,對于能源企業,第一步是思維的轉變。不要把ESG作為一個增加成本和工作量的行為,要把它看作是一個機會;第二是戰略轉變,要從上至下把ESG當做每個部門投資組合的一個戰略,品牌建設的戰略者甚至是業務轉型的戰略;第三是將此看為KPI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ESG人才的培養很關鍵。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