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史上最火”五一后,中國民航又迎來了傳統的旺季暑運。
今天是2023年暑運開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航空機場股全線飄紅,似乎提前預示了暑運的火爆。
【資料圖】
而從多家航司和平臺的最新數據來看,今年暑運的航空市場確實也是“量價齊升”,其中國內市場超過了疫情前的2019年。
運力投放超過疫情前
每年的暑運都是航空公司除春運外的賺錢旺季,作為“乙類乙管”后的第一個暑運,航空公司也是開足了馬力。
根據民航局的預測,今年暑運期間日均保障國內客運航班13600班、運輸國內旅客183萬人次,較疫情前2019年分別增長11%、7%。
首都航空就表示,暑運期間計劃執行航班17800余班次,其中國內17300余班次,國際500余班次,預計保障旅客300萬人次,將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迎來暑運高峰期。
東航則計劃執行加班航班500余班,計劃投入的客運座公里已恢復到2019年暑運水平的102%。
春秋航空今年暑運期間計劃執行航班超過3萬個,預計承運旅客約500萬人次,兩項數據均同比2019年增長超過兩成。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國內航司在暑運期間的計劃提供運力都比疫情前的2019年要多。根據航班管家的報告,其中下降較大的有桂林航空、昆明航空、福州航空、金鵬航空等,分別下降30.4%、25.9%、24.9%、23.9%,此外,上市公司華夏航空(002928)也同比下降7.6%。
這些時段/地區更火
暑運一般持續兩個月,在這兩個月中具體哪些時段更能夠對航司的業績貢獻利潤,與暑運的高峰期和票價水平的變化密切相關。
記者從春秋航空方面了解到,今年暑運期間,傳統的旅游熱門航線上海至三亞、上海至西雙版納、上海至烏魯木齊、上海至麗江等銷售火爆,部分避暑航線的火熱程度甚至超越了常規的旅游航線,比如上海至威海航線,在7月1日的票價就已經攀升至全價票。
同程旅行發布的《2023暑期出行前瞻報告》也顯示,2023年暑期國內機票均價較2022年同期上漲了約32%,較2019年同期上漲了約5%。
根據報告的預測,今年“暑運”的客流高峰主要分布在兩個時段,一個是7月6日至7月20日前后,國內機票均價(不含機建燃油費,下同)維持在900至1000元之間的相對高位,另一個是8月2日至8月20日前后,國內機票均價維持在900至1100元之間。
在同程平臺上,2023年暑期學生客群的占比預計將達到33%,超過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出行熱門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及區域中心城市,廣州、北京、重慶、成都、深圳、上海、長沙等地暑期到達客流量位居前列。
而在攜程平臺上,親子家庭是暑期重要的出行主力,2023暑期Top10熱門親子目的地為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廣州、三亞、杭州、昆明、重慶。Top10熱門親子客源地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杭州、南京、成都、寧波、天津。
國際市場仍待恢復
相比于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的恢復仍“差一口氣”。
根據航班管家的報告,今年暑運期間的國際航班計劃運力同比2019仍下降51%左右,暑運計劃通航國家63個,相比2019年,新增通航國家三個,分別是塞爾維爾、科威特、坦桑尼亞,未恢復通航國家10個,包括印度、捷克、烏克蘭、朝鮮、墨西哥等。
報告顯示,暑運主要國家/區域計劃運力恢復率較高的有越南、新加坡、韓國等,恢復率分別為74.3%、64.1%、62.2%,美國恢復率只有9.2%。
對此,民航專家李淵分析,從國內運力增長和票價水平來看,基本填平了疫情期間的低谷,“五一”期間旅客出行的積極態勢有望延續,而國際旅行還處于階段性恢復狀態,出境航班僅恢復到超過疫情前五成左右,考慮到國際休閑旅行比商務旅行更高的票價敏感度,要真正重回高峰仍需一定時間。
不久前三大航和春秋,吉祥五家上市航司陸續披露的5月運營數據也顯示,5家上市航司的國際航線旅客為174.6萬人次,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4.3%,其中吉祥航空的國際航線載客量恢復到了疫情前5成水平。
在近期舉行的線上業績說明會上,吉祥航空表示,公司從7月1日起首次開通由北京大興始發至日韓方向的航線,春秋航空則表示中泰航班恢復較快,航班量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成左右。
三大航方面,國航透露,目前國際市場中歐洲和亞太地區航線恢復進程較快,其中歐洲市場投入已超2019年50%;東航表示整體國際運力投放已恢復至2019年國際運力40%左右的水平,中歐航線恢復整體比中美航線要快一些;南航則表示目前國際恢復較好的是廣州至澳新、東南亞及中東方向的航線,收益水平較好的航線為廣州至北美方向。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