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州市科技局一級調研員李江6日表示,廣州市新型研發機構已進入核心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未來將推動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提升技術供給、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引育、金融賦能等核心功能,推動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
7月6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高質量發展看廣州——《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根據《意見》,廣州將鼓勵有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利用自有資金發起或聯合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天使投資等科創基金,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如今,廣州已有各類新型研發機構近80家。其中,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發機構成立投資基金,基金規模超過8億元,投資入股18家企業。
廣州支持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和需求,一方面多與社會上各類風投創投機構合作設立基金,另一方面積極去申請2000億規模的廣州產投創投基金、50億規模的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等各類政府引導基金,為成果轉化和孵化企業賦能。
在發布會上,廣州產投集團副總經理姚樸介紹,作為廣州市戰略投資發展平臺、國有股權持股平臺和資本運作管理平臺,廣州產投集團牽頭成立500億元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設立50億元的“人才與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現已和20多家新型研發機構對接,撬動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子基金。
姚樸提到,廣州產投集團受托管理全國規模第一的廣州市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累計為近1.2萬家企業發放貸款約800億元。集團目前正大力布局“一區一園”,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供物理空間和發展載體。并將整合旗下產業園投資發展集團、科技金融集團等資源,提市培育、資源鏈接、品牌提升等系列培育服務,形成“園區載體+科技金融+產業賦能”的生態閉環。
截至目前,廣州新型研發機構支撐企業轉型升級,服務企業5438家。技術性收入達19.79億元,其中技術服務收入14.76億元,技術開發收入4.79億元。同時推動企業孵化培育,已技術作價入股35家企業,累計孵化801家企業,培育上市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10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5家。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科研部部長朱文彬表示,黃埔材料院通過知識產權作價入股模式,與區屬國企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黃埔輪胎(廣州)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負責“仿生合成橡膠”成果的落地轉化。相關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將帶動國內輪胎產業升級,助力我國民航輪胎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